第05版:军人家庭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扎头发


■李国涛

每次我休探亲假,平日里帮忙照顾女儿的母亲终于得了空,从妻子的工作地返回老家。妻子白天忙着上班,照顾女儿饮食起居的任务便落在我肩上。给女儿做饭、陪她玩耍,我都可以轻松搞定,唯独扎头发,颇伤脑筋。

那天,当我收到女儿的“扎2个马尾辫”的指令后,我便开始了艰难的扎头发“工程”。首先要把头发平均分。女儿那一缕缕柔软的发丝在我手中不肯“屈服”。我刚抓起一把,没一会儿就从指缝中漏掉几绺。好不容易分开了,扎橡皮筋的力道又很难拿捏。扎太紧,女儿直喊“疼”,扎太松,橡皮筋没一会儿就滑落。

扎完后,我看着自己的“作品”,忍不住一阵苦笑。2个辫子,一边多一边少,一前一后极不对称。女儿额头上的刘海像被狂风吹坏的麦田,东倒西歪。女儿一照镜子,撅起小嘴巴,不满地说:“笨爸爸。”

我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的笨手笨脚找了一个借口:会扎头发是女性的本能,我扎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在自我安慰下,每次给女儿扎头发,我都是草草糊弄。

转变源自去年的一次“打击”。去年休假在家,一天早上,我匆忙给女儿扎好头发送她去幼儿园。下午放学接她的时候,我发现女儿的发型变了,“蓬头散发”变得“有型有范儿”。一问才知道,是老师重新给她扎的。

老师负责任的举动,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鞭策。我几番反省,觉得自己作为父亲的确不合格。身在雪域高原,与家人聚少离多,本来平时对女儿的成长关怀就少,连扎头发这种小事儿,我竟然都没能做好。

我决定好好学习扎头发。妻子下班一回家,我便让她传授技术。走在街上,我会有意无意观察别人家孩子的发型。偶然间,发现手机上某短视频APP里播放扎头发教学视频,我依葫芦画瓢跟着学,分头发、扎辫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达到及格水平,女儿也不再批评我是“笨爸爸”。

“我发现你这个爸爸扎头发还不错啊!”妻子看见我的进步,投来赞许的目光。我既欣喜又惭愧,胜任“爸爸”一职,扎好头发,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