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者之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应考:在细节中找到差距


实战化训练必须向备战打仗聚焦,既坚持问题导向,又坚持科学组训、按纲施训,把工作做细做实,不留死角、不放过细节,才能有效促进实战化训练的进步。请看火箭军某旅和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在训练中向细节要战斗力的报道。

战术特情接连不断、课目考核昼夜实施、暴露问题不留情面……初夏时节,火箭军某旅驻地阴雨连绵,一场持续两昼夜的营合成训练考核在恶劣天候下开启战幕。

“命你部于×时前到达×地域,完成首波次火力突击准备……”接到命令,发射二营营长吕本柱立即收拢人员,展开作战筹划。很快,一辆辆战车编组快速奔赴阵地。

“2号运输车爆胎,前方道路一侧塌陷,请立即处置。”车队行驶不到10公里,特情不期而至。“更换轮胎,车辆采取过单边桥方式通过塌陷区。”仔细查看现场后,吕本柱果断下令,特情处置立即展开。

发射三营宿营地,官兵刚刚接到部署转换命令,就遭遇“蓝军”无人机侦察,人员迅速隐蔽,无人机过境后立即展开撤收。就在这时,“蓝军”突然杀个回马枪,数名战士“受伤倒地”,官兵边救治“伤员”边进行部署转换,最终撤收时间比要求慢了4分钟。

演练就是实战,特情就是打仗。一个个对抗课目让官兵直呼“想不到”,上士霍金辉说,这次考核为进一步提升对抗性,上级从各单位遴选精英骨干组成“蓝军”,他们对发射流程、操作细节“门儿清”,往往在关键环节给参训官兵设险情、出难题。

次日傍晚,连绵起伏的山路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此时,一支发射分队正在深山沟壑间前进。“发射车遭精导武器打击‘受损’。”分队即将抵达发射阵地,不料遭遇“敌袭”。发射四连连长张凯带领修理人员迅速完成发射车受损模块维修,“伤员”救治后送。数十公里机动路程,这支发射分队一路转进一路对抗,防卫、维修、救护等要素在硝烟中全程“淬火”。

占领阵地后,操作紧锣密鼓展开,导调指令再度传来:1号发射单元指挥长“受伤”。张凯迅速接替指挥,带领操作班子最终按时“点火”,完成发射。

随着最后一波次火力突击演练完成,考核宣告结束。各单位没有鸣金收兵,而是结合实战要求,对各项细节进行复盘,对阵地、库房等重要点位持续警戒,随时准备迎接新一轮战斗。

(董岸松、周玉峰、冯金源)

演练:在细节中发现问题

5月上旬,武警河南总队机动支队战备拉动演练中,特战中队携装齐全、到位迅速,却因一个细节落实不到位被点名批评。

支队作训股股长王善鹏检查完弹药、装具携带情况,正准备让部队带回时,一张落在地上的弹药箱封条引起了他的注意。

“封条上的日期怎么还是半个月前的?”面对王善鹏的质问,特战中队中队长尹浩奇支支吾吾一时难以回答。

王善鹏指出,每次清点完弹药,弹药箱封条都要更换,而这张过期的封条表明,中队没有按要求落实清点弹药制度。听了王善鹏的话,尹浩奇面红耳赤,原来,由于前段时间战备任务一直没有转换,携带弹药基数没有变化,弹药箱也就没有定期打开检查,所以封条一直没有更换。

“实战中,如果弹药过期会是什么后果?”王善鹏说着,一把将封条塞进尹浩奇手中,这位“老特战”再次羞愧地低下了头。

随后,尹浩奇当着全中队官兵的面清点弹药、重新打印、粘贴封条。因为一张封条耽误了不少时间,队列中有人小声嘀咕:“不就是一张小小的封条嘛,至于这样小题大做吗?”也有人替中队长鸣不平:“又没有影响拉动速度,因为这事挨批评,股长似乎有点不近人情。”

“假如弹药箱被动了手脚,或者出现锈蚀,真正到了战场上,将会酿成大祸。”被点醒的尹浩奇越发意识到,中队之所以在演练中出现类似问题,就是因为官兵对实战化演练存在模糊认识,平时习惯于走过场、跑程序。

在政治教育课堂上,一场关于“过期的封条会不会束缚战斗力”的讨论就此展开。“一张小小的封条,折射出训风演风问题。平时不较真,战时必吃亏!”支队训练形势分析会上,支队党委“一班人”一致认为:要教育官兵认识到弹药箱上的封条应及时更换,备战打仗的思维观念也要及时更新。

会后讨论中,有人红脸出汗,有人讨教取经。特战中队也认真汲取教训,一丝不苟地组织日常战备,完善各类方案预案。

(袁金涛、翟小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