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媒体与理论教育创新


■李昆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历来注重依靠知识传递真理力量。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们广泛接受。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递则主要依赖受众的个人选择和思想体验,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教育理念更新、思维方式转换、教育模式重构等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需要理论界给予时代性的关注。

刘征著《新媒体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金盾出版社)一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领域里的宏大课题,是回应时代的著作。作者遵循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以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现实境遇为切入点进行设问:如何能够较好地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新媒体的战略衔接问题?为了回答好这一问题,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思考,分别从现实境遇、特性转变、实施原则和路径选择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的组织实施原则与实践方式方法等问题展开研究。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大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互联网构成社会生活环境、新媒体改变人们交流交往方式的时代。人们常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来概括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

实质上,信息化才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在特质。互联网、新媒体推进的社会信息化,不仅使现实世界的经济生产、政治交往、文化交流以及经济社会形态、政治经济体系发生了新质的变化,也使人们的社会认知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思想情感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是一部有创建的论著。书中提出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引发理论教育的大众化走向,认知方式的改变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考虑个性化发展需要,交往方式的改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社会化延伸;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在线上”“网在手中”“无远弗届”“逻辑转换”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性,进而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集约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从理论掌握群众向群众掌握理论、从封闭式学习向交互式传播、从以理论逻辑为主向以实践逻辑为主转变等,从理念、特性的层面提出了新思考、新认识。

通读全书,总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时代、视野宏阔。全书着眼网络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从社会的时代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变革的宏观视角出发,遵循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统一的思维线索,跳出了仅仅从工具角度研究思考问题的局限,赋予了新媒体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的价值意义,全面分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内外作用机理。

二是论说有力、系统性强。本书深入根源挖掘论证依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性和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研究,进而作出实践探索。主体部分设置的四章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对全面分析、科学解答所设置的问题作出了合乎条理的规划。

三是观点鲜明、富有启发性。本书围绕新媒体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命任务提出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对于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新媒体条件下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思路。书中提出的新媒体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路径,对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网上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还有,书中结合研究需要和选题特点,适时引用了部分网络案例和网络用语,语言表述方面则倾向于通俗化、大众化风格,生动诠释了“去精英”“全民化”和“协同创新”的思想主旨,既具有较好的说理性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本书很好地回答了新媒体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层面的战略衔接问题,是一本值得研读的理论著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