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探寻新装备训练的效能上限


■刘羿辛 本报特约记者 李 维

初夏时节,南海之滨,一阵阵哨音在南部战区海军某防空旅训练场上响起。筒弹吊装车车长、四级军士长林大臣再次向导弹吊装用时纪录发起冲锋。

两声清脆的哨音刚落,只见林大臣果断举起右臂,示意吊装车左侧的发射车完成4枚导弹吊装。他随即转向,遥控吊具移动到吊装车右侧,继续为第二组发射车吊装导弹……

“比上次快了将近1分钟,改进一下训法或许还可以更快……”林大臣打开笔记本,认真记下新的训练成绩。在他手绘的一张训练成绩图表上,一条上升的折线记录着这个成绩的来之不易。

刚刚接触新装备时,他带领全班战士按照大纲要求苦练操作、严抠细节,提升导弹吊装效率。从装备入场、倒车定位到吊具操纵、号手协作,每个细节他们都反复研练,没多久就达到了良好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进步却逐渐变缓。一次阶段性考核中,他带领全班战士密切协作,装备入场位置与预定的分毫不差,各号手的动作又快又准,整个过程堪称完美,然而考核组给出的最后评定却只是良好。

“各号手的装备操作几乎都练到了极致,为什么成绩却不见提升?”面对林大臣的困惑,现场指导训练的旅领导提醒他:“有没有想过在作业手段上找新路子?”

一语惊醒梦中人,林大臣恍然大悟。随后,一场关于导弹吊装的新训法研讨在高山阵地上展开——“逐个车吊装,总会出现‘人等车’的空档期,能不能变‘串联’为‘并联’,减少等待时长”“能否重新调整装备停放间距、角度等相关参数,在速度与安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经过全班战士集思广益、反复摸索,不久后,一种“双组平行吊装法”出炉。

去年,该旅远赴西北大漠参加多军兵种空地对抗演练。面对复杂环境,林大臣带领吊装班采用新的吊装方法,在阵地上搭建起一个连续高效的“生产线”,不仅刷新全旅导弹吊装用时纪录,还赢得其他参演单位的称赞。

“要把手中武器练到极致,既要把装备操作练到极限,还要探寻作业手段的效能上限。”走下演兵场,林大臣感慨不已。回到部队后,他结合前期训法成果,继续加强研究,一套“升级版”的吊装方案已经呼之欲出。

短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王天益

练兵备战,人们常说要“把手中武器练到极致”。然而,什么才算是“极致”?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把装备操作练到最熟练,还要摸清武器装备最大效能,探索武器装备的性能边界。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极致”本身就意味着不设定阈值,引导人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极限无止境,但应该有方向。对于军人来说,“把手中武器练到极致”的方向,就是千方百计利用手中武器达成作战目的。只要始终瞄准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不断超越极限,实现能力素质的新飞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