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余闯们”放开手脚更敢闯


■吴 超 本报特约通讯员 周鹏搏 江雨春

余闯(居中者)重返训练场。徐于聪摄

“意外”发生,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做好了最坏打算

时间回溯到“意外”发生那一刻。

从电台里得知余闯受伤的消息后,战友张德林从相邻炮车上一跃而下,直奔余闯所在炮车。

“还愣着干啥?快救人!”张德林急坏了,他钻进炮舱把余闯抱起来,稳稳当当地交到其他战友手中。

平日里跟余闯“斗牛”比试,张德林从没赢过这位河南省70公斤级的散打冠军。那天,他抱出昏迷中的余闯,感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赶紧组织后送!”救护车疾驰而去,张德林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眼神停留在黄土地上余闯流下的血迹上。

随后的演练进行得很顺利,除“1102号”火炮战斗班成员按战损退出战斗外,收官之战打得很漂亮。

但大家都没有心情庆祝演练成功,战友们翘首祈盼,都在默默祈祷余闯能够平安归来。

7天后的上午,连队通信员张一攀奔跑在泥泞的小路上,依次掀开每个帐篷的门帘高喊:“余闯醒啦!”

其实,哪用得着掀开每个门帘呢?他的音量足够让百米之外的人听清楚。一时间,官兵们欢呼雀跃,冲散了连日的阴云。

可是,一张张笑逐颜开的面容没多久又再次恢复到愁云惨淡。为啥?大家心里都明白,可谁也不想说破。

从该连成长起来的营长曹华,自然明白其中原委。

目睹连队消沉的状态,曹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发飙,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新装备配发一年,官兵们铆足了劲干了一年——年终岁尾发生这种意外,按以往,别说立功受奖,处分都在所难免。一年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谁都免不了心里憋闷。

“这件事不会影响咱们连队吧?”有的官兵忍不住问。平日里自信的连长罗淼也打起了磕绊:“以调查结果为准,我……我不清楚。”

“这个连队,蔫了……”这声叹息,回荡在空荡荡的演兵场,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旅领导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有人问情况,他们也焦虑地说:“我们正准备写检讨呢。”

总之,该旅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谁也不会想到,指导员玄永久在医院电梯里录下的那段短短15秒的视频,经媒体播出后,各大网络平台竞相转载,余闯的故事一时间感动了无数网友。

今天的选择,或许正是明天战场上遇到的真实考验

这次实弹打靶“意外”究竟该如何定性,牵动着广大官兵的心!

随后,这个集团军组织火力、装备、弹药3个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他们还邀请厂商协助,从实兵实弹演习背景、人员射击操作规程、装备射击前后技术状态、弹药性能及管理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调查,尽可能还原了现场。

按照军事训练大纲要求,实战化训练中自行火炮发射后必须尽快转移阵地,否则就会有被“敌”军侦察消灭的风险。

在演练前半阶段的对抗中,首次参加跨区演练的余闯驾驶着新型火炮,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阵地暴露后来不及转移”。

复盘演练的场景,余闯今天的抉择,或许正是明天战场上遇到的真实考验!

“如果当时那枚炮弹没有打出去,转移阵地时会发生什么?”老兵们都知道,比起延时发射,带弹转移更加危险。已经击发的炮弹没有发射,若不及时排除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会直接威胁全组官兵的生命安全。

所以,演兵场上,余闯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排除故障。

“发生卡弹等故障,在自行检查无法排除的情况下,可以逐级报告请求后方保障力量解决。”这是操作教材上的明确规定。

那么,余闯错了吗?也没有。当火炮发生卡弹故障的那一刻,在余闯的心中,它不是一个可以申请演练暂停的意外,而是战场上事关战斗进程的关键。

经过多个波次的调查,调查组最终认定:这是在实战化训练氛围日益浓厚、强度日益增大,新装备列装时间较短组织实弹战术检验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起训练伤。

该集团军研究认为,余闯作为新型火炮的炮长,他临危不惧、处事果敢的做法彰显了当代军人的血性担当和实战素养,决定为他立个人二等功。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怎么做?”

训练场一隅,笔者与余闯攀谈起演兵场那一幕,余闯没有丝毫迟疑地说:“演练就是打仗,打仗哪有不流血牺牲的?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和当初一样选择。”那一刻,笔者读懂了余闯的初心。

近年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实战化训练的鲜明导向推动演兵场上训风、演风、考风日益向好,战斗力标准已植根官兵心中,余闯做出舍身忘我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演兵场“意外”的处理尘埃落定,但由此带来的一场思想风暴却在官兵们头脑中激荡。

该旅党委以余闯事例为契机,在官兵中广泛开展大讨论。通过讨论,一些以往训练中“危不施训、险不练兵、夜不出行”等生怕触碰“安全底线”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在该旅议战议训会上,一些基层官兵坦言,以往训练总担心出安全事故,导致训练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出现一些受到官兵诟病的与实战化格格不入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出了问题我们负责!”党委会上,旅领导为全旅官兵撑起腰杆,吃下定心丸。

如何帮助官兵解除思想负担,让军事训练真正向战斗力聚焦?他们引导官兵划清责任事故与训练意外的界限,在险难、高危条件下作业,要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鼓励官兵放开手脚。同时,他们积极推行训练容错机制,对军事训练进步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正向激励。

余闯的经历让该旅官兵感受到“训练向实战靠拢、向打赢聚焦”的新气象。训练管理的导向逐渐清晰,大家也慢慢走出了“安全枷锁”的思想禁锢,训练场上个个虎虎生威,透着咄咄逼人的锐气。

转变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官兵开始自觉用战斗力标准去检验训练质效,摒弃“消极保安全”的片面思维,在演训场上练就打赢真本领。

前不久,该旅一营按照周工作计划安排组织百公里徒步拉练。临行前,突遭阴雨天气。考虑到行军计划路径多为乡间小路,雨天湿滑,容易造成人员受伤、车辆剐蹭等情况,有人向营党委建议调整拉练时间。“下雨天就不打仗了?‘消极保安全’思想要不得。”营党委坚持按原计划实施拉练。

让大家感到惊喜的是,连续3天的阴雨行军,不仅没有发生意外,反而激发了官兵们的训练热情,营造了团结协作的战斗氛围。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体能训练时间,夕阳西下的训练场上,一名揣着便携小音箱的战士放着歌曲,轻快地超过笔者和余闯。

“那首歌就是我在医院康复期间,循环播放最多的一首歌。”望着战士远去的背影,余闯加快脚步赶了上去,“先走一步,终点等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