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炼心”与“塑形”之路

——第71集团军某旅探索推开党员“四考”机制新闻调查


■周振国 本报记者 陈 利 特约通讯员 杨琪潇 靖 周

演训场上,某旅党员杨初格西(右二)带领官兵冲锋。焦明锦摄

谁可以成为下一个党员

子夜时分,第71集团军某旅警卫勤务连上等兵李阿龙,敲开指导员王昱苏的门,递上了连夜赶写的《入党申请书》。

对于李阿龙来说,递上这份《入党申请书》的背后,还有一段心路历程。

作为大学生士兵,李阿龙带着提干的梦想参军入伍,一路拼搏,各项训练成绩在同批战友中名列前茅。去年,班长鼓励他申请入党,迟迟不见他的动静。

私下和战友聊天,他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要经常写思想汇报、参加学习培训、完成各种临时性工作,占用备考时间,影响提干准备。”

前不久,机关下发关于大学生士兵提干的相关通知,李阿龙仔细对照发现,自己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不符合提干要求。

于是,他连夜撰写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指导员,那天晚上,指导员和李阿龙聊了很久。李阿龙也明白了指导员强调的重点:入党动机源自内心的信仰,不能落入自我设计;只有明白入党初心,才有资格对党许下“誓言”。

谁可以成为下一个党员?这是一道“选择题”,更是一道“必答题”。

榴炮二连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那次发展党员,经过层层推荐,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的六班班长粟一航和一班副班长段雨声同时入围。

入党指标只有1个,究竟发展谁?在官兵看来,粟一航占有“岗位”优势,应该会得到“照顾”。就连粟一航也觉得,自己成为预备党员“理所应当”。

没想,结果出人意料:连队党支部把这个指标投给了段雨声。

结果公示,官兵先是诧异,接着越想越明白。

对比两人的工作表现,粟一航担任班长后,积极性有所下降,面对矛盾问题,时而还会发些牢骚。段雨声虽然是副班长,但作为连队瞄准手专业负责人,善于创新组训方法,管理又有招数,还带出了一批业务骨干。

“以往,一些基层连队发展党员时,常常会结合骨干任职身份优先考虑,把入党审查变成岗位排序,无形中降低了入党的门槛、弱化了党组织的威信。”谈起粟一航的落选,该旅组织科科长侯建感触良多。

在侯建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厚厚一沓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材料。随手翻阅,记者看到,其中有一段文字被“加粗”标记: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违规违纪被处理的党员……

交谈中,侯建把这类党员归纳为:忘战懈怠的“稻草人”、缺乏信仰的“空心人”、得过且过的“小和尚”等10种“个别人”。“这些人,既有当初入口把关不严的原因,也有后期教育管理不到位的责任。”他说。

回顾多年来的组织工作经验,侯建深刻感到,党建工作的相关规定很多,但有的基层单位在落实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把这些制度规定当成“武器”,而没有装填上较真碰硬的“火药”,导致不少好制度在落实过程中“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入党前考察、入党后考评、经常性考核和关键时考验,这‘四考’既包含具体的方法招数,也有奖惩激励措施。就好比给党员管理制度装上了‘火药’,使制度治党真正落实到每一级组织、每一名党员。”

记者翻开《党员“四考”实施细则》看到,仅入党前考察,就明确了“考察入党动机是否纯正、政治面貌是否清白、教育培训是否严格、发展程序是否正规”等4类情况28条细则。

对党员发展进行规范,确保各级党组织做有标准、干有依据,才能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确保党员队伍的源头纯洁可靠。

“考”不是终点,成长始终在路上

看到“公示栏预备党员名单”里没有自己,装步二连下士魏强心中有些失落和不服气。

魏强觉得,自己在义务兵期间表现虽然一般,但近2年没有辜负连队期望:主动申请去教导队历练,军事素质排名从倒数跻身前列;当班长带新兵,负责班里各项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让魏强没想到的是,入党考察没通过,连队竟然还安排他代理七班班长职务,执行野外驻训及实兵演习任务。“不让我入党,就是不认可我的能力,为啥又让我去代理班长?”

对于魏强这个从“刺头兵”成长起来的年轻骨干,指导员陈文鹏十分了解:“有能力有潜力,但是还不够成熟,遇事易急躁。”

“一定要让他把短板补齐、把基础打牢靠。”陈文鹏一方面安排培养联系人,继续对魏强进行教育帮带,另一方面赋予他新的任务加以考验。

多培几层土,才能让种子扎根更深。

4个月后,魏强带领七班圆满完成野外驻训、考核检验、对抗演习等任务,同时也以更加沉稳有效的工作方法得到党支部认可,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考’不是终点,重要的是帮和教。”在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李晓钰看来,党员“四考”是党管党员的具体措施,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党员多勉励、老党员多鞭策,“只有每一名党员都时刻在思想淬炼、党性修炼、能力锤炼、作风历练中不断成长,整个党员队伍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

有着11年党龄的教导队四级军士长喻国洋,心中一直有个“结”。

入伍15年来,他曾多次获得比武名次,2次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士官,圆满完成上级演训任务数十次,却始终没有立过一次功。

自己分析原因,这个脸庞黝黑的高大汉子涨红了脸:“我一直认为,当兵就得‘野’一些,只要军事素质过得硬,其他的不重要……这也导致我经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民主测评通不过,4次与立功失之交臂。”

喻国洋的心结,也让教导员杨川十分纠结。

对于这个军事素质突出、但个人作风不够过硬的老党员,杨川私下里说也说过、批也批过,甚至有几次想在公开场合“黑下脸训他一顿”。但顾及他是老同志,话到嘴边又咽回肚子里。

党员“四考”,给了杨川期待已久的“东风”。

那次,依照入党后考评要求,杨川组织了一次民主测评,并且提议让喻国洋担任唱票员——站在台前,连续念出好几票“喻国洋基本合格”时,这个平日里“嘻嘻哈哈”的老兵,额头上冒了汗。

在随后召开的“党员互评会”上,大家“真刀真枪”、见人见事揭短亮丑。

“个人能力素质过硬,但长期在单位建设上缺位”“表率作用不强,严人不严己……”面对战友的批评,喻国洋如坐针毡。

“组织培养帮带我,自己不能不争气!”打那以后,喻国洋像变了一个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脏活累活抢着干,精神状态和实际表现进步明显。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去年年底民主测评,喻国洋如愿以偿荣立三等功。

抓在日常,可见“滴水穿石”之功;严在经常,可见“金石可镂”之效。“考”还在继续,一张张“党员名片”越擦越亮。

共产党员就是在困难前面,要副担子挑在肩上的人

侦察营上等兵周懂权,对那次对抗演习记忆犹新。

当时,连队负责渗透到“敌后”抵近侦察。连长宣布任务时,周懂权听到了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是党员,让我来!”

循声望去,人群中一只手臂高高举起,身为党员的班长涂子恒第一个报名,主动请缨深入“敌后”。

这是全旅改革转隶后的第一仗,所有人都看得很重。

4天3夜,涂子恒带着2名队员昼夜潜伏在蓝军后方,饿了就啃几口压缩饼干,渴了就喝几口冷水。夜里气温骤降,一名身材单薄的队员坚持不住,涂子恒守了他一夜。

指挥所、炮阵地、停车场……战斗打响后,涂子恒带领的小组准确上报30多个目标,为演习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胜利的号声吹响,涂子恒走出灌木丛,连长唐哲一把抱住了他:“你们真是好样的!”胡子拉碴的涂子恒摸着脸上、手上被酸枣刺划出的血痕,咧开嘴笑了。

带头是无声的号召,是最有力的动员。

当年年底,涂子恒被集团军表彰为“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他的故事在这支部队的座座军营流传,被一个个教育课堂生动演绎。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在这个旅,党员“四考”制度推行以来,每逢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不怕难”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一个个共产党员“站在排头不让、扛起红旗不放”。

在合成二营装步三连,一张去年拍摄的“党员突击队”队员合影照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有着“抗洪抢险先锋连”荣誉称号的连队,接到“对蓝军实施包抄”任务后,党员们纷纷报名参战。最终,9名党员临时组成“党员突击队”,负责为全连开辟通路。

“通路全长近2000米,需伐树清障……”凌晨4点,突击队旗下,9名党员参加完任务部署会,将珍藏的党徽取出,端端正正佩戴在胸前,随即携带10公斤重的油锯,趁着夜色出发。

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突击队完成了开辟通路任务,队员们全都累得坐在了地上。

上等兵胡国丰至今记得,党员吴桂圆满脸通红地坐在路边,脖子和脸上沾满木屑,在朝阳下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后来,胡国丰和全连战友一道,沿着这条党员突击队开辟的通路,一路攻坚克难,在对抗演习中赢得了胜利。

什么是共产党员?在这个旅,官兵们有一个共同的回答:共产党员就是在困难面前,要副担子挑在肩上的人。

抗疫期间,家人在亲属群内转发谣言,党员王东敢唱“黑脸”,主动反驳辟谣讲解政策;转业当前,家庭有现实矛盾的党员祝康康因组织需要,毅然克服困难,留下继续培养技术骨干……

一名党员一盏灯,擎起盏盏灯,就能汇成一片星海。如今,大学生毕业士兵李阿龙重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凝重的笔力写出“不管能否提干,我都志愿入党”;班长粟一航已成为党员,正朝着新的目标出发。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