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抓住每粒时光之沙


■杨克功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细细品味这段话,深感视角独特、表述新颖,让人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感觉。

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交、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可利用的时间。这部分时间,是在人们看不到你的时候,那些别人用来浪费、你用来思考和用功的私人时间,是当时还不能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这些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用好,将会产生巨大的效应,甚至能决定人生成就的“高光度”。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时间太紧了,忙不过来。”“本来想查个资料,结果手机一刷,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人类满足生存需要,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满足精神需求,需要学习、工作、阅读、娱乐、社交……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投入和保障,没有时间就无从谈起。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学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你可能会奇怪,他们到底哪来的时间?

古往今来,追求自我突破、成就人生的人士都是善用时间的楷模。一代文豪欧阳修在《归田录》记述:“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马上行走时,枕上临睡前,厕所解手时,这“三上”的时间恰恰都是欧阳修读书涉猎、反刍思考、谋篇布局的好时间。如此来看,欧阳修能够成为千古文章大家,与他科学管理时间不无关系。

一代伟人毛泽东倡导“活到老学到老”,他一生酷爱读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他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日理万机,席不暇暖,不可能有大块的时间读书学习。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他读书的时间几乎都是工作之余,吃饭前、入睡前,在火车上、飞机上、轮船上,还有会议间隙、批阅文件的间隙、会见外宾等待时。就连游泳下水前或者游泳后稍稍休息的几分钟里也时常看书,时间就是这样被他“挤出来”“抢出来”。

看到时间空闲就抢抓,看到时间流逝就悲伤,这是一切成功者对待时间最积极的心态。因为在他们看来,流逝的不仅是时间,还是自己的生命。不成功的人总以为浪费几分钟时间无所谓,今天做不完的事情明天可以再做,他们不会为浪费时间而痛惜不已。而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不会浪费一分一秒,总会力争在设定的时间之内把所有的事情做完。

八小时之外,学习训练之余的时间,可以是零碎的,也可以是完整的。这个时间是自我的、自由的、自主的,看似没人管你,但时间一直在暗暗地跟随你,静静地看着你用功或者颓废,在你看不见它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拉开平庸和优秀的距离。

青年官兵要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珍惜时间、把握当下,坚持在寂寞里执着行走,暗里酝酿、明处闪亮,期待人生路上的星光满天和皓月当空,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