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西宁联保中心帮扶巴汉村群众发展多元化产业——

精准施策拓宽增收渠道


■本报记者 张 放 特约记者 刘一波

初秋时节,高原的夜晚已有了浓浓寒意。

去畜棚下了夜草,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巴汉村村民张延萍回到家中,拿出一幅尚未完成的丹噶尔皮绣作品,精心纳制起来。

丹噶尔皮绣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幅品质上佳的皮绣,市场售价上千元。如今,张延萍一家靠着白天养牛,晚上做皮绣,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

巴汉村属于典型的高寒地区,由于土地资源贫瘠,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西宁联勤保障中心与巴汉村建立定点帮扶关系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养殖产业扶贫计划,先后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帮助村民购买牛犊、修建畜棚,建起养殖合作社。

“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家实现了增收。本来脱贫在望,不料2018年一场大雪,造成草料紧缺,牲畜面临断粮威胁。”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延萍回忆说,“我不得不忍痛卖掉还未出栏的牛羊,家庭收入来源断掉了。”

不仅是张延萍,还有其他一些村民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乡亲们的脱贫进程,被无法预料的灾害打断,让西宁联勤保障中心参与扶贫工作的官兵陷入沉思:“既要助力群众脱贫攻坚,也要综合考虑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该中心及时调整扶贫思路,通过精准施策发展多元化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探索中,皮绣工艺进入扶贫官兵的视线。制作皮绣无需大型设备,主要靠手工完成,经过专业培训后即可上岗。官兵和驻村第一书记宋朝辉一道,联系县文化馆和文化企业,组织皮绣工艺培训,帮助村民打通销路。如今,村里已有16户家庭能独立完成皮绣成品订单。

尝到多元化产业扶贫的甜头,巴汉村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劲头更足了。在扶贫官兵的帮助下,村里搞起了燕麦、小麦、洋芋等农作物种植。不仅如此,官兵们还在村里开展医疗扶贫、卫生扶贫、教育扶贫等活动,有效解决了村民因病、因残、因灾致贫问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