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看电影轶事


■项志明

时光已匆匆流过20多年,但当年在军校看电影的种种轶事,至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1994年9月,我考入原南京炮兵学院。记得第一天报到时,经过学院大礼堂路,看到北操场南侧有一块长约20米、高约15米的白色水泥墙,正对着马路东面的大礼堂,墙的东侧是一块非常开阔的水泥地。当时不知道这块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后来听中队的教练班长说,这是学院的露天电影场。那块水泥墙就是电影屏幕,电影机在大礼堂三楼,每周四放电影时通过窗户投放到水泥墙上。

入学大约一个多月,我们外出拉练结束后,崭新的制式皮鞋发下来了。教练班长说道:“发皮鞋了,以后就可以看电影啦!”听了这话,大家颇为不解,难道看电影还非得穿皮鞋?

发皮鞋的第二天,中队找来补鞋匠,给我们每人的皮鞋底前后左右钉了4个铁鞋掌。穿着皮鞋走在水泥路上,“咔咔”的声音十分响亮,让穿惯了“解放鞋”的我们一时竟有些不适应。

周六早晨,中队值班员通知:“全队早饭后着夏常服,穿皮鞋,不扎外腰带,带马扎,中队门前集合,训练看电影。”

听到通知,大家都有些纳闷:“看电影咋还训练?”

集合后,听队干部下达完训练课目,才知道是训练看电影的入场式。由值班员带队,我们140多名学员成4路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第一次来到电影场。

入场式训练主要包括“带马扎跑步,立定,整队,放马扎,坐”几个内容。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跑步要求整齐划一,“砸”地有声;呼号要求声音洪亮,短促有劲;立定要求准确到位,靠脚有力。这时候皮鞋上的鞋掌就起作用了,哪怕有一个人跑或立定不整齐,都很容易听出来。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放马扎”。放马扎,分为准备马扎、放、起3个动作。准备马扎时要求身体不动,左手将马扎递到身后,右手打开马扎并握住马扎外侧上方支架,听到“放”的口令后,要统一身体向右下方倾斜,背部要基本保持在同一个平面,同时将马扎放置身后。说放置其实并不完全对,准确地说应该是“砸”到身后,“砸”地时必须迅速干脆、整齐有力。起身后,马扎须保持横竖都在一条线。刚开始,大家怎么都放不齐,“砸”地的声音七零八落、此起彼伏,起身后马扎也是横七竖八,甚至有倒在地上的。经过几次训练,总算是有模有样了,140多人基本能保持一致。

最后一个内容“坐”相对简单,但要求也不低,大家须基本在一个水平面统一坐下。按照队干部的话说,整个队伍坐下的过程要像一整块板子似的落下,不得上下起伏,坐下后要双手放膝盖,挺直腰杆、纹丝不动。

上午训练结束,队干部集合讲评时专门说道:“根据学院通知,下周四晚,新生就可以参加看电影。但能不能看,还要看大家后面几天的训练情况,训练效果好,可以看;不好,下周四晚上只能在南操场训练入场式。”

入校近两个月,一直忙于训练,大家都对看电影充满期待。因此,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铆足了劲,休息时间也会自觉地练习“放马扎”。

终于等到周四。因为有了几天来的自觉训练,效果比上周六要进步不少,队长那张黑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训练结束讲评时,队长郑重宣布:“今晚看电影!”

晚六点半,值班员吹哨集合。队伍带往电影场时,一路上大家心情激动、士气高涨,那感觉仿佛不是去看电影,而是去参加国庆大阅兵。站在集合地点,第一次看着全院学员列队依次入场,那场面还是非常震撼的。仔细听,能听出“老生队”和“新生队”的区别:“新生队”步伐整齐,皮鞋因为是新钉掌,落地的声音比较响,但可能是紧张的缘故,明显节奏有些快,间或还有个别人“冒泡”。“老生队”跑起来就自然顺畅多了,不急不慢富有节奏,那声音听着都是一种享受。

轮到我们队入场时,队干部又专门交代检查下鞋带、马扎,跑时步伐要放慢,四步立定节奏感要强、靠脚要有力。进场,队长、教导员在最前排带队压着步伐,总体感觉不错。到达指定位置后,队值班员下达口令:“向前对正!”所有人都紧张地移动小碎步对正看齐。“准备马扎”,随着一声“放”的口令,所有马扎齐刷刷地“砸”在地上,声音整齐划一、干脆响亮。

电影正式放映前,还有段大约10分钟的“影前新闻”。那时的“影前新闻”,是各学员队报送的,采用幻灯片加现场播音的形式,主要报道各中队一周以来的工作亮点。“影前新闻”的编辑、播音、配乐等都是由学员担任。

那个年代,没有如今随处可见的网站、微信等宣传媒介,学员队想在全院公开宣传,“影前新闻”是重要的平台。全院有16个中队和5个连队,但每期只播出5至6个单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每则“影前新闻”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分钟,但各队领导都很重视。

影片当时是由原南京军区文化站提供,在片区各部队间流转。经典的战争题材影片比较多,新片相对少一些。但无论放什么片子,大家对每周看电影都非常期待。

如今,军校文化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学员集体看电影,坐的是大礼堂,屏幕是LED大屏,看的是数字电影。无论是影片清晰度,还是新片上映时效,都远超过去。“影前新闻”那种“有点土”的宣传方式,现在也很少有人知晓了。只有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炮院”,路过原来的电影场时,仍会记起入场时那铿锵的步伐,那整齐划一的青春队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