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每个兵都闪光

——来自第83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的一组报道


■石良玉  本报特约通讯员 徐水桃

你的努力,我们看得到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第83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在旅里新建成的文化广场召开表彰大会,为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奖。

笔者发现,上台领奖的官兵除了被上级表彰的先进个人,还有该营评选的“学习之星”“保障能手”等。

这是为何?营长陈浩俊介绍说,这样做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只要努力付出、勤奋工作,就能得到组织的肯定。

去年以来,该营各项建设成效明显,取得了突出成绩。然而,受比例限制,大多数官兵与表彰奖励无缘,有的战士不免在训练中有些松劲。一次议教会上,一名营党委委员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讨论中大家一致感到,营队之所以有如此喜人的发展势头,不仅仅是受上级表彰官兵的功劳,更得益于全营每名官兵的辛勤付出。只要在本职岗位尽职尽责,就是在为强军事业做贡献,也都应该获得认可、受到鼓励。

所以,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工作干劲,他们决定举办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开展一次群众性表彰: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由班排结合年度工作表现为每名官兵画像,连队党支部根据结果确定表彰对象,由营党委统一召开表彰大会组织颁奖。

修理二连中士刘振峰自学成才,成为连队一名业余维修员。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连队维修营产营具、更换水管灯泡,工作积极主动、尽心尽责。去年因伤病影响,个人年度军事训练成绩未达到优良,他最终无缘“四有”优秀士兵,这让他情绪有些失落。

这次结合营里组织群众性表彰,修理二连配合开展“讲述奋斗故事,分享最美瞬间”活动,连队主官上台分享了刘振峰在凌晨下哨后、冬夜寒风中为连队维修水电的两个镜头,既感动了在场官兵,也让刘振峰心里暖暖的:“真没想到自己为连队做的一点小事,都被领导记住、被组织肯定了。”最终,他在群众性表彰活动中被评为“最佳奉献个人”。

“你的努力,我们看得到。”该活动开展以来,很多官兵都收获了一个与自己年度工作表现最相匹配的奖项。他们手捧鲜花、身披绶带的光荣照被洗印成相片寄往各自家里,成为做好新年度工作的无形鞭策。

你的表现,家人会知道

“感谢指导员,您对我真是太用心了,我一定在新的岗位上好好干!”上周六晚上,挂断了与母亲、哥哥、指导员的4人视频群聊后,第83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运输连下士张航瑞感动不已,给指导员吴嘉浩发去了这样一条微信。

张航瑞是一名运输车驾驶员,当兵第3年就达到驾驶单放技术水平,去年年底因军事训练成绩全优获评“四有”优秀士兵,并被连队任命为副班长。刚刚结束的视频电话里,指导员把他入伍以来尤其是去年的优异表现进行了介绍,张航瑞的家人听后脸上乐开了花。

这是该营开展“视频电话送喜讯”活动的一幕。近期,该营的营连主官分别与2020年度受到表彰的干部、战士家人取得联系,通报表彰喜讯,介绍工作表现,感谢支持理解。

原来,旅里电视台此前播放了一则“各营指派专人到获得三等功以上表彰奖励的官兵家中送喜报”的新闻。大家看得羡慕不已,有的战士感慨道:“要是荣获三等功以下奖励的个人也有这样的待遇就好了。”

呼声很快传到营领导的耳朵里,并引起他们的思考:有什么办法能满足大家的心愿,进一步激励官兵崇尚荣誉?很快,营党委研究决定:采取“视频电话送喜讯”的方式,让每名受表彰的官兵家人都感受到荣光。

“可别小看这样一个活动,它起的作用大着呢。”教导员段松方没想到,原本只是想回应一下官兵的呼声,却收到了“1+N”的多重效果。

前不久,修理二连六班班长田赛赛心情低落。因为他感到在父亲眼里,自己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无论是当兵、转士官还是找对象、谈恋爱,什么事都按照父母的安排进行,这让他心里很不自在。这不,最近因为一件小事,他跟家人吵了一架。

连队主官了解情况后,正好趁着送喜讯的时机,把田赛赛这些年的成长进步、德才表现向他的父亲进行了介绍,同时建议他父亲放手让儿子去自由打拼、搏击风浪。听到连队领导亲口夸赞儿子评上了“四有”优秀士兵,成了优秀班长,带出了标兵班,田赛赛的父亲既惊又喜:“看来以后真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不久后,田赛赛高兴地跑到指导员房间汇报:“感谢连队,我爸爸开始让我自己决定很多事情了。”

截至目前,“视频电话送喜讯”活动效果还在持续发酵,有的军嫂更加理解了丈夫在部队的辛苦与不易,对丈夫的支持更多了;有的战士的弟弟听到哥哥在部队表现这么出色,也立志将来要当兵;而更多的是,那些“喜讯”中的官兵,在新年度工作劲头更足了、标准更高了……

短  评

盯着活思想 做到心坎上

■第83集团军某旅政委 赵春森

面对官兵们渴望受表扬的现实思想和希望送喜报的内心呼声,第83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通过一场颁奖仪式、一个视频电话,让问题迎刃而解,方法虽然简单,却收效显著。

细细思量不难发现,该营办的两件暖心事里,其实正蕴藏着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把“金钥匙”:盯着官兵活思想,把工作做到官兵心坎上。正是因为把准了新时代官兵“渴望尊重、渴望光荣”的内心世界,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当然,把准官兵活思想,更离不开带兵人开拓的思维和开放的思路。勤务保障营党委没有像以往那样,简单依靠传统的谈心疏导方法去做立功受奖未如愿人员的思想工作,而是创新载体和形式,把思想教育融入具体活动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点尤其值得学习和借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