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多研究对手一方的指挥员


■胥子超

打仗就是打将。不管未来战争如何变化,“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法则不会变。

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研究对手,尤其不能忘了研究对手一方的指挥员。

前不久,在一次红蓝对抗演练开始前,“红军”指挥员给每个班发了一套“蓝军”连以上主官的照片和简历。“红军”的目的,就是深入研究对手,同时也便于在作战行动中识别对手、战胜对手。

研究对手一方的指挥员是练兵备战题中应有之义。“红军”的做法提醒我们,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研究对手,尤其不能忘了研究对手一方的指挥员。

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常胜之家,必先悉敌情。而熟悉敌情,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了解对手一方的指挥员。我们都知道,一支部队的风格,往往取决于其指挥员的风格。指挥员有什么特点、喜好,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往往都会在部队行动中表现出来。多了解对手一方的指挥员,多研究他们的性格特点、指挥方式、用兵方法、文化特征等等,使之成为自己指挥决策的依据,一旦走上战场与对手较量,才能赢得制胜先机,增加打赢砝码。如果不熟悉对手一方的指挥员,就像古人所说的“不知彼”,胜利来得就不容易了。

应对战争,熟悉对手一方的指挥员尤为重要。在古代战争中,孙膑熟悉庞涓,故能以逸待劳,精准射杀庞涓;诸葛亮熟悉周瑜,故能激怒对手,杀敌于无形之中。在人民军队战史上,我军之所以多打胜仗,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善于研究对手一方的指挥员。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彭德怀司令员及其手下战将,对麦克阿瑟的性格特点、擅长战法、决策习惯、用兵方式等,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应对之策。而麦克阿瑟在很长时间内不知道我军指挥员是谁,其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今天,战争形态发生了极大改变,以快吃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就需要我们在战前多下功夫,真正了解对手的兵力部署、了解对手一方的指挥员。只有这样,打仗谋划、指挥决策才有针对性。然而,少数领导干部对对手的研究还很不够;有的虽然知道对手一方指挥员的名字,但对其性格特点、优势弱势、用兵习惯等研究不够。诸如此类,与实战化训练要求、精准作战准备还有很大差距。

打仗就是打将。不管未来战争如何变化,“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法则不会变。我军指挥员只有以研究对手一方的指挥员为抓手,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努力找到破敌之策、制胜高招,才能纵横未来战场,打败任何来犯之敌。

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中指出:“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可以说,摸透敌方的底,研究清楚对手一方的指挥员,永远是战争的制胜法宝。

(作者单位:32101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