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79集团军某旅发动官兵研党史细节、讲党史故事、演党史剧目——

“党史剧场”感悟初心使命


■叶洪林  王力军  本报特约记者  海 洋

“瞿秋白唱着《国际歌》,缓缓走向刑场,并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一边读《瞿秋白与〈多余的话〉》故事脚本,第79集团军某旅坦克七连指导员王怀杰一边抹眼泪。

“党史故事剧的每一个情节,都饱含入党初心和信仰信念。”王怀杰说,他希望这种情感在故事搬上“党史剧场”舞台的那天,也同样如春雨般浸润广大官兵的心田。

王怀杰用心创作的动力源泉,来自该旅抓好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之举。

“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必须真正让官兵在教与学中,把认知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载体入眼入耳,效果才能入脑入心。他们在研究筹划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时,着眼新时代青年官兵特点开展“党史剧场”活动,发动官兵研党史细节、讲党史故事、演党史剧目,以情感共鸣催生初心感悟。

“人人自学一个故事,就能迸发百余个创作灵感。”他们采取“读书会+故事会”的形式,引导官兵通过自学书目和观看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寻找故事线索、激发创作灵感,并由文艺骨干通过艺术的手法,编写故事脚本,导演故事情节,排练故事剧目,最终以舞台剧的表演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强烈的“代入感”让官兵在触摸历史中心明眼亮。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装步八连官兵正在排练的《“明志书”》,便是从《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微纪录片中获取的灵感。他们把革命烈士陈然在白公馆与敌人斗争的故事串联起来,在跨越时空的“思想连线”中,让官兵感受党性的光辉。

“每一遍排练,都会让我想起自己入党宣誓时的场景,使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信赖。”饰演陈然的新兵党员李国臣在排练后告诉记者,旅里每个连队都在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党史剧目,然后到“党史剧场”轮流展演。

一个故事,一份精神食粮;一场剧目,一次红色洗礼。“党史剧场”活动开展以来,官兵们逐渐认识到旅党委“让编排者在剧情构思中受教育,演员在排练中受教育,广大官兵在观看中受教育”的初衷。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定信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坦克八连上士赵锋看完支援保障连编排的剧目《挺身三河坝》后,动情地对记者说,“这样的党史故事剧很鲜活、有温度,我们很喜欢。”

为这样的教育创新叫好

■张科进

对于今天的青年官兵来说,时代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党的那些红色历史离他们很遥远,他们的很多认识来自书本中、课堂上,缺乏直接体验和感受。如何让他们在触摸红色历史中感悟初心与使命,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79集团军某旅发动官兵研党史细节、讲党史故事、演党史剧目,支持官兵们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把学习党史融入剧目创作、排练、演出、观看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官兵感知有温度的党史,进一步坚定官兵的理想信念,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搞好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在改进教育手段、创新教育形式上多下功夫,让新时代青年官兵读懂党史、热爱党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主动担当强军重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