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夜色中,“准教练”迎来重重考验


■任 杰 于在亮 本报特约记者 陈 帅

3月初,寒潮突如其来。

“车身与挂车的角度大约30度!”长城北麓,某型导弹发射车夜间实装驾驶训练正在紧张进行。学兵孙宏达第一次以教练员的身份,指挥战友将十几吨重的装弹车倒入泥泞的“发射阵地”。

新学期一开学,孙宏达与战友们走进火箭军士官学校综合训练基地,参加火箭军特种车驾驶专业教练员岗前培训。

“导弹部队的每一名教练员,都是‘宝贝疙瘩’。”不久前的入学典礼上,孙宏达从综合训练基地领导口中得知,他们将在夜晚、严寒、雨雪沙尘等环境中进行对抗训练、实装训练。

今晚,只是考验的开始。

寒潮愈发猛烈。西北风混杂着发动机的轰鸣,压制着孙宏达的口令。突然,他看到车身猛地一歪,发动机随即传出一阵痛苦的嘶吼。

“不好!车轮陷进泥坑了!”孙宏达心中一阵惊慌,已经被冻透的手心顿时冒出汗来。

“不要慌!注意更换挡位!”孙宏达跑到驾驶室旁,把操作要领喊给驾驶员。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将车挪了出来。

40多分钟的训练,孙宏达和战友勉勉强强完成了教员规定的倒车次数。虽然指挥口令还不够清晰,特情处置还不够规范,但这次并不顺利的“初战”,还是让他向一名特种车驾驶教练员又近了一步。

夜色越来越深,对正在经历另一场“黑色考验”的学兵郝世伟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开启夜视系统!”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郝世伟向战友下达口令。按照要求,他必须指导战友按操作规程连接夜视设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微光条件下实际道路驾驶训练。

郝世伟的理论成绩一向很好,前一阶段的模拟训练也很扎实。他信心十足地按下秒表开关,却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发射车通过一段模拟盘山路的“S”形弯道时,夜视系统突然“失灵”,滚滚车轮声戛然而止,暗夜中只能听到引擎沉闷的低吼。

秒表似乎越走越快,郝世伟急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修复了夜视系统,他连忙让驾驶员加速前进。然而,慌张之中的郝世伟忘记了轴距,发射车压过路边线,一头扎进“万丈深渊”。

“不合格!”首次教练任务即以“车毁人亡”收场,郝世伟脸上写满了不甘。跳出驾驶室,他立即在训练日记上梳理出当晚的操作流程,准备第二天一早请教员帮自己补课。

寒夜漫漫,训练场上车流滚滚。一句句口令、一组组手势,锤炼着这群学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