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像革命先辈那样强固信仰信念


■杨远波 马海明

●革命先辈之所以既能经得起枪林弹雨的考验,又能在功名利禄面前淡然自若,是因为精神脊梁始终挺拔,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风骨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成员陈乔年,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恐怖氛围笼罩下,不顾个人安危开展革命斗争,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守革命气节,严守党内秘密,即便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也毫不屈服。就义前,他慷慨陈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90多年前,在那样的情形下,这句话饱含了多少深情!

毛泽东有首《卜算子·咏梅》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就是赞美那些“只播种而不参与收获”的革命先烈。陈乔年牺牲时年仅26岁,原本可以享受幸福生活,却为了信仰,为了千万人的后代能过上幸福生活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还有无数像陈乔年一样的革命烈士,没能亲眼看到革命的胜利,却为了后来人能过上好日子而英勇斗争,哪怕死在敌人的屠刀下,也感到值得。“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牺牲,陈毅同志笑对生死,又有多少革命先辈,像这样为了信仰信念而至死不渝。

有着70多年党龄的张富清说:“决定胜败的关键往往是信仰和意志。我们共产党人就是有着钢铁般的信念。”革命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立下战功;脱下军装,他服从组织安排到艰苦的地区继续为人民服务;到了晚年,他深藏功名,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英勇无畏、高风亮节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对信念的执着。

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革命先辈之所以既能经得起枪林弹雨的考验,又能在功名利禄面前淡然自若,是因为精神脊梁始终挺拔,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风骨。今天,我们重温党的历史,回望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品德,就是要向先辈们那样强固精神支柱,升华精神境界,自觉拿党性的尺子量一量自己,问问自己信仰信念是不是坚定,能不能经得起考验,在学习党的历史和革命先辈中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初心如磐。

(作者单位:空军某训练基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