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来一场针对教育者的教育


■蔡 伟

当前,关于年轻官兵特别是刚入伍新兵的调研报告有不少。面对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有人直言“带兵难”是因为“兵难带”,教育出了问题,是因为受教育者“越来越难以管教”。甚至有个别教育者,以此为自己教育质效低下“甩锅”。

抱怨官兵提高不了教育质量,既无意义,又缺担当。只有首先从改变教育者入手,才能找到解决教育问题的突破口。当下,我们应该来一场针对教育者的教育。

中部战区陆军开展赏识教育,之所以能深受官兵欢迎、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就是因为这场教育首先是针对教育者的一次教育,要求教育者带着赏识的眼光看待官兵。在这场教育中,教育者既成就了广大官兵,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类似这样针对教育者的教育,应该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开,让教育者在充实、完善、塑造好自身之后,再去教育引导官兵。

要回望过去向前辈学习。我军不同于历史上一切军队的重要一点,就是建立了完全新型的官兵关系。官爱兵,兵爱官,带兵人把战友当亲兄弟一样,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关爱帮助他们。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这是战友情谊的源泉。我们要向前辈学习好的带兵爱兵经验,传承好官兵友爱优良传统。

要正视当下与时代对表。有的带兵人,身子进了新时代,带兵方法还是老一套,坚称“过去都是这么做的”,似乎“如果方法行不通,不是方法不好,而是受教育者的问题”。狭隘地从个人经验出发,不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这是典型的经验主义。

要展望未来让明天检验。有些单位,每逢在安全管理、军事训练等方面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搞教育整顿,仿佛“出事了就是教育没做好”。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什么“锅”都背,也不仅仅是为了“部队不出事”。教育要想开展好,首先要找准教育的价值定位。

教育是为了影响官兵一时,还是为了影响官兵一生;教育是为了平时不出事,还是为了战时打胜仗……我们必须想清楚这些基本问题,找准教育的出发点,弄清楚弄准确“我们为什么搞教育”,然后再出发。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经得起战场和明天检验的教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