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航天员聂海胜——

飞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本报记者 杨 悦 安普忠 通讯员  占  康

聂海胜,男,汉族,籍贯湖北枣阳,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现为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担任指令长。

同样的航天服,同样的寸头,同样的戈壁滩。如今,聂海胜即将踏上他的第3次太空之旅。

聂海胜的前23年航天员生涯,被3次飞天任务“等分”为三段——从2005年驾乘神舟六号,到2013年进入天宫一号,再到2021年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平均相隔约8年。

“我的脚步和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同频共振。”有幸能够开跑空间站建造飞天“第一棒”,聂海胜道出心里话,“是祖国把我送上了太空,我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幸福,也因为国出征感到自豪。”

聂海胜的飞天梦想,最初是在儿时的一个山坡上有了“雏形”。1964年,聂海胜出生于湖北枣阳一个小村庄。那一年,中国的空间科学探测事业刚刚起步。

小时候,聂海胜常在山坡上放牛。一次,躺在牛背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

当年,那个曾用家里养的兔子抵学费的农村娃,一定不曾想到,他的未来会与遥远的太空、伟大的航天事业紧密相连。

此后的人生旅途上,聂海胜的每一个脚步都迈得坚定而踏实。

1983年,聂海胜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学员。实现蓝天梦,他感觉自己像是鸟儿飞上了天。

那一年,聂海胜遭遇一次空中特情。高空中,他驾驶的战机发动机突然停车,战机翻着筋斗向地面坠落。已经出现“黑视”的聂海胜,在最后时刻按下跳伞弹射开关。

从昏迷中睁开双眼,聂海胜发现自己落在一片稻田里。一周后,心理素质超好的聂海胜就开始复飞的地面准备。仅仅27天后,他驾驶战机重返蓝天。

“一般的飞行员如果遭遇这样的生死考验,很可能就停飞了。”战友们如此评价聂海胜的过硬心理素质。

从入选航天员,到神舟六号、神舟十号,再到今日的神舟十二号,聂海胜始终在做一件事:时刻为了飞天任务而准备。

恢复性训练、适应性训练、新技能训练……无论什么训练课目,聂海胜都把自己当作一名新手,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航天员刘洋记得,备选神舟九号任务的那年春节,她在模拟器训练馆与聂海胜相遇。正练得热火朝天的聂海胜告诉刘洋:“年纪大了,多花点时间,才能不落后你们年轻人。”

用聂海胜的话说:“年龄和军衔在变化,但航天员的身份没有变,作为航天员的使命和梦想没有变。”

2019年12月,聂海胜和刘伯明、汤洪波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乘组,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这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量,比前6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任务总和还要多。飞行时间长、操控难度大,聂海胜等航天员必须全面具备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维护维修、舱外作业、科学试验等一系列能力。他们的训练量、训练强度变得更大。

从2021年元旦到现在,聂海胜只休了3天假。

正是地面上这数千次的模拟训练,让聂海胜面对任务永远保持沉着镇定。

“这次再度飞天,心情如何?”面对记者,他平静地回答:“没那么激动,主要还是想怎么把任务完成好。”

聂海胜深知,一代代航天人像火箭一样燃烧自己,才把他们送上崭新的“太空家园”。

“我们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聂海胜深情地说:“我们的每一次进步,也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背负着载人航天工程各大战线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聂海胜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任务”。

“飞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聂海胜始终践行着这个信念。当年,神舟十号任务成功后,他曾许愿:“如果条件允许,希望自己还能飞进中国的空间站。”

如今,指令长聂海胜如愿踏上这段曾经憧憬的旅程。让我们为他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