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军校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托举战机翱翔的“云”和“风”


■任剑翔 刘任丰 韩晓东

仲夏琴岛,热气扑面。

站在一架歼-8飞机前,黄楷闻有节奏地挥舞着红绿两色引导棒,指引战机试车。这位来自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的飞机发动机专业学员,第一次独自担任机械师。

这是一场毕业大考——“擎鹰-2021A”跨昼夜战斗飞行保障综合演练现场,23个专业400余名学员连续5个昼夜奋战在10类机型周围。面对炮火轰鸣,学员们不断抢修机场、放飞战机,用战斗力标准撰写毕业答卷。

随着发动机逐渐启动,巨大的轰鸣声让黄楷闻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这是我维护的战机!”

采访中,黄楷闻不自觉地吟诵起《逍遥游》中的一段话:“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黄楷闻认为,战机之所以能翱翔天际,正是有了地面保障人员——这些托举战机的“云”和“风”。

这是一段关于“云”和“风”的故事。

“你会长出羽翼,奔赴万里星河”

绽放梦想需要经历什么?

站在某训练团塔台前,学员胡鸣宇望着亲自参与保障的战机飞上蓝天,他的心仿佛也跟着一同起航,在云海间穿梭翱翔。

对于胡鸣宇而言,梦想成真的背后,是他逐梦海天的不懈拼搏。

来自大别山区的胡鸣宇,从小就喜欢躺在田间地头,一边听父亲讲故事,一边搜寻飞机航迹。

“在云海间穿梭,是一件多么自由快乐的事!”高三那年,胡鸣宇将这份渴望填在高考志愿报名表上,并梦想成真。

然而,第一次驾驶初教机接触蓝天,胡鸣宇就险些晕厥。飞行教员们再三商议,胡鸣宇最终因为身体原因告别了“飞行梦”。坐在寝室,胡鸣宇的泪水不争气地流出……

“一扇门”关上怎能阻挡追梦者的脚步。告别会上,胡鸣宇动情地说:“虽然我不能飞上蓝天,但让我保障的战机代替我穿梭云海,也算是另一种奔赴蓝天的方式。”那晚,他选择了航空勤务技术与指挥专业,成了一名机务保障学员。

“另一扇门”打开了,但奔赴蓝天的征途仍不轻松。

在成为机务保障学员前,肖鸿涛是一名中士,他用4年时间完成了从机械员到机械师再到空中机械师的成长跨越。

“飞上蓝天,是我坚定的梦想。”然而,一次飞行训练的经历让肖鸿涛的梦想“动摇了”。

那次,肖鸿涛和机组成员驾驶直升机刚起飞不久,燃油表指针就迅速回落。那一刻,原本嘈杂的机舱一片寂静……面对险情,肖鸿涛果断处置,最终配合机组驾驶战机安全落地。

看着手中因为安全处置特情换来的三等功军功章,肖鸿涛的心中五味杂陈:“一些很容易发现的故障,与其空中紧急处置,不如把它消灭在地面。”

肖鸿涛的梦想悄然改变——让战机飞得更安全。

从空中机械师到学员,肖鸿涛“从零开始”,精学保障技术的选择注定充满挑战。

那段时间,肖鸿涛的学习桌上经常摆满由上千种数据绘制成的一张张曲线图;教员办公室、图书馆、自习教室里,经常能看到他“打卡”的身影。他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波峰波谷来记录奋斗的日日夜夜……

“放弃飞行,是为了托举更多战机安全飞行。”舍友肖鸿涛的故事让胡鸣宇感触很深,再次谈及梦想,胡鸣宇言语间更多的是对战机叱咤海天的期盼。

前不久,胡鸣宇迷上了《星河万里》中的一句歌词:“你会长出羽翼,拥抱星河万里……”胡鸣宇说:“在院校学习的点滴都是在‘长出羽翼’,终有一天会带着我的战机奔赴万里星河。”

“我是幸运的,能分配到专属‘摆渡人’”

又一次,黄楷闻被关在宿舍楼铁门外。

在海军航空兵某团实习期间,为了能从带教师父崔江鹏那里多学一些夜航保障技巧,黄楷闻已经十几次晚归。

在黄楷闻眼中,宿舍的铁门阻隔的是两个世界——一侧战机轰鸣、硝烟弥漫;一侧星稀月明、寂静安宁。

曾经,这扇铁门也存在于黄楷闻和崔江鹏之间。

对机务工作一窍不通,外场炎炎烈日下无精打采,打开保险都手忙脚乱……第一次见到这个稚嫩的“徒弟”,崔江鹏“有些嫌弃”,为了不影响日常保障进度,他让黄楷闻坐在一旁看,一看就是一天。

“虽然轻松,但没劲极了。”这与黄楷闻心中的基层部队大相径庭,他感觉自己仿佛被一扇铁门拦在了战机轰鸣声之外。

转变,源自一次地面排除故障。那天,战机刚归航,崔江鹏的机组在检查时发现滑油表示数始终偏低。已是深夜,黄楷闻在崔江鹏身后探着头,神情紧张地盯着仪表的一举一动。

“你先回去吧。”听到师父“赶”自己走,黄楷闻焦急地说:“师父,这也是我的战机,故障不排除我不能退场!”那一刻,崔江鹏仿佛看到了刚下连时的自己,内心认可了这个徒弟。他让黄楷闻跟着自己爬上钻下,边排故边学习。

忽然,在拧某个螺母时,黄楷闻注意到滑油表指针回升,于是他运用从院校学到的知识,和师父一起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这个隐蔽的滑油漏点。

“铁门”打开了,黄楷闻放开了迈向基层的脚步。

从此,外场停机坪旁,总能看到黄楷闻模仿崔江鹏的身影:时不时抬腕看手表,抬头看天空,扭头观察滑行道,注视着飞机降落……

有时,太阳很毒,远处的飞机会淹没在热浪中,黄楷闻的脖颈会又红又痒。为什么不站在阴凉里?黄楷闻的理由很简单:“师父还在太阳下。”

“师父这个词很传统、很神圣,感情色彩很浓。”在黄楷闻眼中,走出院校的起点是实习,而实习期间的带教师父,就是从院校到基层的“摆渡人”。

“我是幸运的,能分配到专属‘摆渡人’,让我少走很多弯路。”黄楷闻说。

“战机是一件装备,战鹰是一种精神”

这是毕业综合演练的最后一天,综合保障训练场正酝酿着一场“云”和“风”的较量。

兵器工程专业学员付雷笔挺地站在一架轰炸机前,此刻,他的身份是一名军械师——为大国重剑“开刃”。

“开始换弹!”听到机械师黄楷闻的洪亮口令,付雷迅速跑到机翼后侧,扛起一枚航空导弹,与机翼前侧的同学付家旺配合,努力对准导弹和机翼上那两个直径只有几厘米的螺栓孔……

这一刻,付雷对“巨手擎鹰”有了真实体会。

“看,我们的轰炸机多炫酷。”休息时,付雷自豪地对黄楷闻说。烈日下,战机金光熠熠,仿佛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黄楷闻记起师父曾说:“战机是一件装备,战鹰是一种精神,代表力量、勇敢和胜利。”

“轰!轰!轰!”这时,3声巨响从停机坪传来,付雷逆着阳光望去,顿时心头一惊:“战机右侧爆炸了!”

模拟场指挥员张子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刚刚的爆炸中,导调组裁决:“起飞跑道遭遇轰炸受损,需要半小时内完成抢修!”张子田不敢多加思索,立即启动战时机场道面抢修预案。

此时,外场地面温度已经“飙”到45℃。顶着热浪,肖鸿涛埋头将翻起的路面再次铺平。一块弹起的碎石片割伤了他的小臂,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去卫生队处理一下吧,这儿有我们。”张子田关切地说。肖鸿涛扯下脖子上的防晒巾作了简单包扎后说:“我在为战机抢修‘通天路’,必须按时让战机安全起飞!”

看着肖鸿涛和战友们的拼劲儿,黄楷闻领悟到了师父所说的“战鹰”的含义——那是一种“不上蓝天,心向苍穹”的精神。

图①:学员为战机装弹。图②:学员对直升机进行检查。图③:抢修组学员进行消防作业。作者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