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八上高原的“孔雀蓝”


■本报特约记者 赵 杰

孙海君(右二)在工程现场进行设备验收。 李江华摄

伸手可摘的白云,清澈湛蓝的天空,漫步山间的牛羊,是初到西藏的人们对这里留下的浪漫印象。

在孙海君眼里,西藏还有一种印象:稀薄的氧气含量,灼人的强紫外线,极大的昼夜温差,多变的天气状况,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孙海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作为全军首批纳编定岗的文职人员,她从事国防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已有多年,先后8次与项目组成员挺进高原执行科研设计任务。

一组数据印证着她的艰辛足迹:从海拔3000多米高的项目地到海拔近4000米的点位,累计步行超过280公里,其间3次到海拔5000多米的现场作技术指导;负责和参与的5个项目并行展开,其中仅一个项目就正式出图100余张,过程图纸积累达上千张……

“虽然身上不穿军装,同样也是军中之星;虽然手中不拿钢枪,也是那无畏的士兵……”在攀登科研设计高峰的队伍里,“孔雀蓝”的身影助力着“科研航母”踏浪前行。

今天,让我们走近她,聆听她的初心与使命、光荣与梦想!

不能割舍的家国情怀

“英雄的戍边战士们在用脚步丈量这片神圣而美丽的土地,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努力为他们服务,是我们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孙海君的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

时光回溯到2018年3月。初春的青藏高原,依然寒气逼人,这是她第一次上高原。

担心自己会出现高原反应,迈出飞机舱门那一刻,她有意识地放缓脚步。

“虽然前期做了很多‘功课’,但真正踏上这片梦中的土地,感觉还是有种不一样的紧张和兴奋。”回忆起初上高原的体验,孙海君难掩内心激动。

工作场地距离机场2个小时车程,晚上9点多钟抵达。一天的劳顿让她困意早来,半睡半醒之间,等待她的却是头痛眼胀、心烦意乱、呼吸急促。辗转反侧中,她度过了高原第一夜……

第二天早早醒来,伴着第一缕阳光,孙海君和战友们开始了高原作业,逐个勘察前期选定的项目位置。

乘车途中是崎岖难行的盘山道,弯急路窄,一侧是峭壁、一侧是险沟,临近点位还有一段未修成的颠簸路,有些路段和隘口坡度非常大,汽车需要提前加速靠惯性才能通过。

“这可比坐过山车刺激!”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孙海君与同行的战友们打趣道。

平日里孙海君常喜欢说这样一句“军语”:不打无准备之仗。上高原前,她就绘成了规划选址图。这次,她把图背到了现场。

现场考察选址原因及规划方向后,项目组反复研究论证,提出几处选址点有缺陷,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建议重新选址。

傍晚时分,大家回到营地,顾不上吃晚饭,便再次展开推理论证。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烈讨论,终于达成共识。孙海君运用专业知识、经典案例,结合规划理念、环境保护等因素,给出了新的建议。

次日,天刚刚亮,孙海君一行再次进入海拔近4000米的大山。5个小时后,隐藏在树林里的一座山体被发现,大家如获至宝。

经过现地勘测、反复与建设单位协商探讨,新的选址点得到各方高度认可,孙海君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以前,总觉得‘家国情怀’这样的词语离自己很遥远。首次奔赴高原执行任务,才让我有了深深的体会。”孙海君感慨道。

3个月后,孙海君第二次上高原。这次,她的任务是参加由相关军兵种组织的设计方案评审会。经过精心筹备,作为工程负责人的她汇报立项设计方案。

一路北上又西行,辗转行驶近万里。从白山黑水到世界屋脊,从茫茫草原到雪域高原,变化的是经纬与海拔,不变的是激情与斗志。

评审还未正式开始,考验便扑面而来。到达藏区后,她出现了比第一次更强烈的高原反应。头疼、胸闷、反胃、耳鸣,各种症状考验着她的意志。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要更高!”孙海君用高原精神勉励自己。面对专家们的提问,她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有条不紊地拉直了一个个问号。

评审结束后,孙海君徒步往返10余公里20余个点位,踏访3个相关单位,仔细查看现场情况,为深化设计方案储备第一手资料。她还主动向熟悉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请教数据变化、工艺流程等。一返回住处,就立即加班整理相关数据资料、绘制网格图表。

天公不作美。夜晚电闪雷鸣,驻地突然停电。她找来蜡烛,继续记录分析数据。部队领导过来看望,看到散落在茶几上厚厚的图纸和资料,以及记录着密密麻麻数据的笔记本,竖起大拇指说:“身为文职人员,这工作劲头、工作态度,很值得我们部队官兵学习!”

领导的认可和褒扬,让孙海君的思绪回到2007年。从地方大学毕业的她,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光荣加入了非现役文职队伍。当时,她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差别很大,但她铆足了劲儿刻苦钻研,常常挑灯夜战补短板,很快融入了团队,在军营这片沃土上找到了自己的“阵地”。

不能忘却的研战职责

“如果一个民族迷失在和平岁月,如果一支军队丧失血性,那他们还能守护和平、守住安宁吗?”虽是一名文职人员,孙海君却常以身在战位的军人标准要求自己,须臾不敢忘却自身肩负的研战职责。

2019年春节刚过,孙海君便接到了第三次上高原的命令,她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前期筹备工作中。

“战场为科研出题,科研为战场解答。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难点,也是科研攻关的重点,只有把科研‘准星’瞄准实战‘靶心’,军事科技人员的思维、技术和成果才会与战场贴合得更紧。”一次次考验和磨炼,让孙海君对肩上这份责任有了更深的领悟和体会。

参加这次任务的人员从不同单位抽调组成,不少同志经验较少,许多协作问题亟待解决。经过现场勘察和实地研讨,孙海君和团队成员一起,针对大家提出的20多个问题逐一给出了指导性建议,为各方落实资料、协调推进理顺了脉络。

巍巍昆仑群峰连绵,长年白雪皑皑,既充满着壮美和神秘,也考验着意志和信念。

“海拔高,工作标准要更高;氧气少,奉献精神不能少;环境苦,更要苦干不苦熬!”她肩扛图纸,徒步蹚河流、翻山岭的样子,像极一名执着前行的战士。

高原的一草一木,见证了她的汗水和坚持。而之所以能从容地在高原上工作,也少不了“大后方”的支持。

谈起孙海君,爱人王荣眼神里透露出爱恋和赞许。虽然偶尔抱怨聚少离多,但他从没后悔过。他得意当初自己“慧眼识巾帼”,娶到了性格柔韧、为人干练的孙海君。而同甘共苦的经历,也让他们的爱情比普通人更甘醇。

“孙海君工程师的工作态度和严谨作风,彰显了军事科技工作者‘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的强军情怀,体现了文职人员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敬业品质,体现了吃大苦耐大劳的奉献精神……”因为专业和敬业,她受到边防部队和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封封褒扬她的感谢信。

第四次上高原,她结合复杂地形,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实战性。

第五次上高原,她主动请求将电脑、图纸统统搬到工地,只为节省出大量往返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程中。

第六次上高原,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于项目,努力做到在设计中探索科研、让科研反哺设计。

……

一次次高原行,积累了大量数据,收获良多,为全面展开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次次高原行,也是一次次精神洗礼。孙海君深深地爱上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高原的夕阳格外耀眼,她的目光追随着戍边官兵整齐坚定的巡逻步伐,对扎根世界屋脊、建设保卫边疆的驻藏官兵陡生敬意。

光荣背后,也有尴尬。偌大的工作现场,经常只有她一名女科研人员,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女厕所。因为太艰苦了,这些地方从来没有女同志来过。

循痕望路,步步精彩。每次站在山巅,眺望广袤无垠的高原腹地,回首身后的崇山峻岭,她心情无比豪迈:再艰苦的环境也得有人去坚守,再难的科研总要有人去做。只要肯干,高原的冻土也能开出最美的花。

同事们这样评价她:“孙海君年轻有朝气、攻关能力强,是搞科研设计的一块好材料,为文职人员树立了榜样。”

的确,孙海君多次被评为“优秀专业负责人”“优秀文职人员”……她经常和新入职的文职人员交流:“跟长年戍守边疆的军人相比,咱们吃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这些戍边战友才是绽放在雪域高原最美丽的‘格桑花’,他们才是真正的榜样和英雄!”

不能停歇的创新脚步

雪岭空寂,山石不语,忠诚誓言响彻高原深处。

自古边关多艰险。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永远向上。乐观、积极,是孙海君的个性标签,支撑她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她告诉自己,只有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义无反顾地把工作做到最好。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暴发。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也有一大批文职人员奔赴前线,留下属于“孔雀蓝”的最美逆行。孙海君暗下决心,要向他们学习,向先进看齐。

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一切逐步恢复正常。解封后没多久,孙海君就申请再上高原,迈出科技固边的坚实脚步。

一项任务在推进过程中受阻,她主动请缨赴现地解决难题。

原来,某工程选址点周边古树很多,百年古树多达100余棵,其中10棵有300年以上的树龄。

高原本就是生命禁区,树木稀少。如何能正常施工还不破坏这些古树,成为难中之难。孙海君又来了那股子韧劲儿,就是要寻找两全其美的方案。

抵达工地,她带着工作人员一步步丈量,10余次登上山顶,将测回的数据反馈到图纸上。经过反复踏勘推算,徒步往返30余公里,终于划定路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古树与植被。

这一项目下来,她用来记录各种数据的笔记本就足足有5本之多。

在高原上搞科研设计,她总觉得往返路途太耽误时间,就和项目组成员席地而坐,在古树下吃饭,省去下山时间。大家感慨道:“参天古树下吃饭,更能激发科研设计灵感。”

“挚爱不蛮干,科学很关键。”这是孙海君的深切体会。这次西藏之行,她和项目组提前做好工作统筹,精准高效推动设计任务。项目参建方如是评价:“爬最高点、钻最低点的时候,总能看到这位女文职人员的身影。”她嘿嘿一笑:“只有这样数据才完整,心里也更有数!”

一次次远赴高原,也为边疆带去了最新的理念和最新的技术。“先进设备若能尽早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保障能力,减少官兵操作程序,减轻他们工作量。”看着战士们年轻的面孔、听着激越的口号声,孙海君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每次任务出发前,她都会把儿子托付给家人。“爸妈,这几年我将把大部分精力用在项目上,会特别忙,不能及时回家看望你们,请二老多担待!”她对父母说,能参与国防建设任务,是我们文职人员的荣幸,我想把它做得更好。

时光荏苒,信念弥坚。西藏雨季的阵雨夹杂着尘土,硬硬地划过她的脸庞,加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这位容貌俊俏的姑娘慢慢变成了“黑牡丹”。她却说:“我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事业在于创新,创新永无止境。”

任职以来,她先后完成30多项工程设计任务,参与编写完成科研报告5部、专著15部、军用标准2项、国标图集1部,发表论文11篇,荣获军队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6项。

孙海君的成长变化,也是这个研究院文职人员队伍快速成长的缩影,展示出了这个群体的过硬作风和极大潜力。

自2017年组建以来,研究院党委坚持“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在政治上同样信任、工作上同样使用、培养上同样重视、生活上同样关心”,大大增强了文职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很多重大课题项目都留下了文职人员奋斗的足迹。

他们中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50余名工程师,许多同志成为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先后获得行业优秀工程设计奖、军队优秀勘察设计奖、中国工程鲁班奖等,有力印证了文职人员在开创军事科研伟业中的大有可为。

八上高原,是一位“孔雀蓝”投身强军征程的见证。孙海君笑着说,这个纪录还会延续,自己就是要当好强军征程上的一块铺路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