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苏联空降兵司令瓦西里·马尔格洛夫带领科研团队研制出“舍利夫”空投系统,实现人车一体空投——

铁甲战车如何从天而降


■沈业宏 任 健

高空中,一架大型运输机呼啸而过。随着尾部舱门缓缓打开,降落伞吊挂着战车从天而降。数分钟后,战车平稳落地,士兵们拍拍身上的尘土,启动战车向目标地域进发。这是电影《天龙特工队》的一段情节。

二战时期,不少国家尝试将伞兵空降到敌军腹地,实施空中渗透行动。但伞兵缺少重型武器支援,常常损失惨重。于是,空投战车应运而生。

最初,人车实施分开伞降,乘员落地后需要快速找到战车位置。这样一来,极易暴露目标,乘员自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当时,苏联空降兵司令瓦西里·马尔格洛夫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连人带车一起从天上“投”下去。然而,战车落地形成的巨大冲击力,会对乘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一大胆想法,随即被苏联军方叫停。

马尔格洛夫却认为这一设想是可行的,他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历时数月攻关,一些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设计出展开面积达760平方米的大型降落伞,可承载2吨重的物体,改装出保护乘员脊椎的“卡兹别克-D”减震座椅……

一切准备就绪后,动物空投试验随即展开。一只名为丽莎的猎犬被科研人员固定在减震座椅上,和战车一起从高空降落。战车落地后,科研人员迫不及待地打开舱门查看情况,丽莎兴奋地摇着尾巴,扑到科研人员怀中。动物空投试验成功后,苏联军方态度有所转变,将研究项目提上日程。

解决了装备“投”的问题,如何把庞大的伞降平台和战车装进运输机,又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天深夜,马尔格洛夫与科研人员激烈地讨论着改进方案,他们决定用体积小巧的火箭制动设备代替伞降平台。然而,火箭制动设备并不稳定,一次空投试验,动物出现伤亡。受限于当时技术不够成熟,马尔格洛夫不得不放弃研究火箭制动设备,转而寻找其他方案。

一次偶然机会,马尔格洛夫来到操场观看救援训练。突然,用救援气囊缓解冲击力的想法从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多轮试验成功后,“舍利夫”空投系统诞生。缓冲气囊被折叠成平板状,安装在战车底部,能够减少所占空间。空投战车时,缓冲气囊会自动充气,触地瞬间通过排气变形吸收着陆冲击能量,保护乘员生命安全。

1983年春,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一架大型运输机盘旋在图拉城郊上空,一辆战车从尾部舱门缓缓滑出,霎时天空绽放出美丽的伞花。落地后,降落伞自动脱离,驾驶员旋转座椅,解开安全带,操纵战车翻越障碍。试验成功后,“舍利夫”空投系统开始在军队投入使用。

随着材料技术日渐成熟,集载重大、速度快等特点于一体的“瓜田”空投系统诞生,乘员数量也从2人增加到7人。在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中,俄军凭借出其不意的空降战术,打了格军一个措手不及。

历经多年发展,人车一体空投已成为俄罗斯空降部队作战采取的“常规动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