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位无人机侦察营长的漫长等待


■本报特约通讯员 汤文元

20年前的一天晚上,吉林省梨树第一中学的校园新闻广播响起时,备战高考的自习室里只有岳阳和几位男同学抬起头,竖起耳朵。

那是2001年11月来自中东战场的一则消息:美军利用“捕食者”无人机发射反坦克导弹用于实战,将预定目标成功击毙。

那是无人机首次作为武器平台投入战场。随后的20年中,无人机已经越来越多地飞临世界各地战场。如今已是新疆军区某旅无人机侦察营营长的岳阳回溯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历程,感慨说道: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惊涛拍岸,面对无人战争带来的时代考题,任何一支以打赢为己任的部队都不能隔岸观火、置身事外,唯有迎头赶上、奋起直追。

2002年9月,被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录取后的第4天,岳阳突然接到通知被转去一个名为“无人机系统工程”的新专业,成为我军院校第一批无人机专业学员。

作为第一代无人机专业骨干,岳阳曾以为被时代选中“去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然而迎接他的却是长时间的等待。23岁,岳阳走上任职岗位,但第一次接触心驰神往的无人机,却足足等了2年。28岁,面对看不清的未来,不少昔日的同学选择了转行,他则做出考研深造的决定,继续扎根在无人机作战使用领域。33岁,岳阳当上了无人机侦察营营长,但是他因为缺装备、缺人才、缺任务,被很多人打趣地称为“三缺营长”。

就像蒲公英不知道飘向何方,从没有人能够完全地预测自己的未来。评判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其实只要看他以什么样的姿态融入时代的轨迹,或者说,在等风来、随风去的漫长岁月中,他能保持怎样的定力。

漫长的蛰伏,并未磨灭岳阳的意志。19年军旅生涯,他却从未离开过无人机。直到37岁,沉寂的引擎被时代加速开启,一个等待多年的机遇突然间“从天而降”,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

今年8月初,在经历长达半年的学习、探索与磨合后,岳阳带领分队官兵奉命奔赴高原执行演训任务,紧随其后的是搭载着一套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装备车组。在全旅上上下下期盼的目光中,岳阳清楚,眼前这条通往战场的路,既是一条洒满阳光的使命之路,也将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探索之路。

在岳阳眼中,当个人成长的轨迹与军事变革的时代轨迹交汇贯通,自己以往的坚持就终于有了全新的意义。

汽车翻山越岭,海拔渐渐升高,一座座山岭连绵映入汽车车窗。窗内,38岁的岳阳眺望远方,目光坚定,像极了19年前面对抉择时的模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