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三秦风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新变化成就“全热度”


■本报记者 仇建辉

陕西全运会开幕以来,连续多天“霸占”热搜,众多赛事受到观众热捧、一票难求。陕西全运会受到的热切关注,有些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客观来说,陕西全运会本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因为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行,全运会和奥运会仅相隔一个多月,全运会很容易被淹没在奥运会的光环之下。而且,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回国后,须经历较长的隔离期,竞技状态难以保证,自然也会影响到全运会的整体竞技水平。

而今看来,陕西全运会非但没有被奥运会的光芒遮掩,反而充分享受到了奥运会的红利。东京奥运会为全运会提供了50位奥运冠军,其中不乏像汪顺、张雨霏、杨倩、全红婵、陈雨菲等超人气明星。他们在赛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爆社交网络。苏炳添参加的男子100米、男子4×100米比赛都吸引了数万名观众来到现场观赛。张雨霏的每场比赛,加油助威声都不绝于耳。近日,一条“全红婵的娃娃找到了”的消息火爆网络,吸引无数网友关注。

当然,陕西全运会受到热切关注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竞技层面来讲,以往全运会放在奥运会之后一年举行,可能会直接影响比赛水平。根据备战奥运周期的规律,很多名将在奥运会后进入调整期,即便参加全运会,状态也难言乐观。另一方面,有潜力的新秀仍处于厚积薄发的过程中,远未到“登堂入室”之时。今年,全运会紧随奥运会的脚步,虽时间较紧,运动员在备战时稍显仓促,但有了备战奥运会的基础,选手们基本都展现出了高水平。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的巩立姣、刘诗颖、苏炳添等运动员都站上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在奥运赛场迎来突破的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同样轻松加冕全运会冠军。

改革,是引燃全运热潮的另一把火。从天津全运会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就加大了改革力度,如取消了奥运成绩代入全运的规则,同时取消金牌榜和奖牌榜。此外,为了推动一些小众项目的发展,还允许跨省组队。这些规则都赢得了一片叫好,也更加符合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

在全运会赛场增设多个年龄组,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奥运赛场拼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才。在陕西全运会的赛场上,我们看到了U20男足、U18男足、U18女足、U20男排、U19女排、U22男篮、U19女篮等。这些项目的设置,不仅可以让更多年轻人站上全运舞台,也将推动各省市队伍加强后备力量培养,为国家队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修改比赛规则,提升球员水平。在陕西全运会上,有一些细小规则上的改变,可能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这些改变至关重要。马术场地障碍个人赛,将障碍高度由此前的1米55提升到1米65,达到了奥运会的标准。橄榄球比赛中,上届全运会男、女各有6支队伍参赛,本届全运会增加到8支,让更多球员看到了登上全运舞台的希望。全运会橄榄球项目还将比赛时长由国际通行的上下半场各7分钟,改为上下半场各9分钟。“考虑到我们的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经常会在比赛末段体能状况不佳,增加2分钟的比赛时长就是为了弥补我们的短板,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突破。”中国橄榄球协会主席陈应表说。

奥运联合队,成为本届全运会赛场上的亮丽风景线。9月25日,女足奥运联合队1比0击败上海女足加冕冠军。女篮、曲棍球、赛艇以及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奥运组合均在全运赛场上展示出超群的实力,强势加冕冠军。9月24日晚,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和吴智强组成的奥运联合队跑出38秒50加冕男子4×100米冠军。暴雨中,上万名观众为他们加油助威,热度可见一斑。

全运会成为老百姓高度关注的一场体坛盛会,这绝对是让人备感欣喜的景象。未来,期待全运会在项目设置、竞技水平、赛场氛围、群众参与度等方面再多下功夫,使体育盛会的精彩魅力和综合效益更加充分展现出来。

(本报西安9月25日电)  

图片由新华社发  

版面统筹:李诗鹤

刊头书法:汪德龙

版面设计:贾国梁、郭子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