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坚忍力从何而来


■王晓河

习主席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其中,坚忍力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开创新局的重要法宝,也是年轻干部必备的精神品质、价值追求、优良作风。

坚忍力是指锲而不舍的恒心,百折不挠的意志,奋斗不息的精神。坚忍力的核心是坚韧,即顽强持久,坚毅镇定,抵得住曲折、波折、挫折,扛得住磨砺、磨炼、磨难,在努力中坚持,在坚持中努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具体体现是忍耐,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历练、耐得住“冷板凳”,扛得住心理压力、思想压力、精神压力;实践要求是克制,心定如磐,坚不可破,克制欲望,抵制诱惑,自筑“防火墙”,自念“紧箍咒”,不左右摇摆,不随波逐流,始终目标如一、一往无前。

坚忍力来自矢志不移的信念支撑。坚忍,绝不是一时的冲动、短暂的蛮干,而是满怀信心和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拼搏。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坚韧不拔、接续奋斗,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理想信念为其提供了价值导航、思想引领和动力来源。“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生命渠”,其“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源自“我们是在帮老百姓办事,腰杆硬”的信念。黄旭华隐居荒岛30年搞核潜艇研究,是因为他始终坚守“只要祖国需要,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也可以让血一滴一滴地流淌”“攀山越水寻常事,英雄不识艰难字”的信念。守信仰坚贞不渝,持信念坚定不移,怀信心坚强不屈,坚忍力即油然而生,必会锚定方向,凝聚力量,百折千回不迷航,万水千山不怕难。

坚忍力来自勇毅奋斗的本领担当。坚忍,不是逆来顺受、无所作为,而是忍辱负重、勇毅笃行去担当,必须自身强、自身硬,有真胆气,有真本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求索,一步步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和康庄大道,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渡江英雄”马毛姐、“百战老兵”王占山、“草鞋书记”周永开、“燃灯校长”张桂梅……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个个勇于担当的铁肩膀,矗立起一座座巍峨挺拔的精神高峰。有人说,大风大浪才能展现人的能力,大起大落才能磨炼人的意志,其根本在于担当和奋斗。无论遭遇什么境况,敢于正视、勇于面对,不退缩、不消沉、不困惑、不脆弱,方能走向成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顽强拼搏、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党员干部需要有更为勇毅的责任担当,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敢于到中流击水、敢于勇立潮头,淬炼强大意志、磨砺过硬本领,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壮志豪情。

坚忍力来自“我将无我”的境界升华。意志坚忍者,既能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又能吃苦吃亏、胸怀大局;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又谦虚谨慎、不图名利。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我将无我,必然心底无私、思想清爽;不负人民,必能无所畏惧、一往无前。一百年来,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标准要求自己,矢志奋斗、牺牲奉献,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福建东山留下了“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佳话的谷文昌,“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终生”……他们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又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坚忍力不是天赋神助,必须坚持修养自身、提升境界,深修“心学”多补“钙”,常思自身不足,锤炼党性修养,方能风雨不动安如山,意志如钢心如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