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金色哈达


■苏军茹 李建文

天下黄河循化美。在小积石山和大力加山余脉暗红色山脊的映衬下,青色的黄河在河谷中蜿蜒流淌,循化县城就坐落在四面环山的黄河弯谷之中。循化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县,多民族在这里聚居生活,相互交融。循化尕楞藏族乡建设塘小学依山势而建,掩映在群山中间的一片洼地里,形状并不规则,占地不足500平方米。在校学生时多时少,覆盖周围八九个自然村、一百来户人家。建校几十年来,几乎不为外界所知。山东姑娘古清月并未想到自己会和这群远在千里之外的藏族孩子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

这段不解之缘,始自2007年。那一年,古清月成为空军工程大学的一名教员。在青海参加入伍集训的过程中,古清月有机会了解到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在循化县的公麻小学,她看到,校舍破旧阴暗,每个班都有因为没有凳子站着上课的孩子,至于拿着树枝蹲在操场上写字算题,在循化的几个贫困乡更是见怪不怪。孩子们头发蓬乱,皮肤皴裂,衣服上沾满尘土,有的手上冻得裂开了口子。坐在返程的列车上,古清月心乱如麻,心绪难平,眺望着雾霭中的远山和快速闪过的村庄,一个强烈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为了藏区孩子,我一定要做些什么。”

一回到学校,年轻的助教古清月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在师姐和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她收集整理了公麻村、娘藏村特困户的详细资料,打算在大学募集一些衣物文具寄给公麻小学的孩子们。她的想法得到大学上上下下的大力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募捐活动发起短短两周,就收到衣物二百余件、文体用品几大箱。大家高涨的热情让古清月十分振奋,更让她看到了把这项活动延续下去的希望。2012年,大学以当地藏族同胞送给古清月的金黄色哈达为这个爱心团队命名,“金色哈达”就这么叫起来了。

1年,2年,15年过去了,一起做公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古清月依然初心不改。时光荏苒,古清月从一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成为了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15年间,她帮助过什么人,遇到过哪些事,付出多少,收获几何,已经很难一一细数。但那些发生过的故事、经历过的场景,就像年轮一样,深深刻进她的生命。

山路是崎岖的,咬咬牙也就走下来了,但通往人心的路,需要一次次信任才能铺就。这15年,是古清月持续努力捐资助学的15年,更是一颗颗陌生的心彼此走近、相互温暖的15年。

古清月一般都是利用寒暑假赴循化开展助学活动。记得那是2014年8月的一天下午,刚刚抵达尕楞乡的她一放下行李,就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家一户的走访,看望孤老幼童,探访老红军,了解实际困难,并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发放助学金。令她感到奇怪的是,一个40岁左右的藏族男人总是不紧不慢地跟着她,但每每在目光相触的刹那便迅速低下头去,似乎想开口,又总是欲言又止。

走访告一段落,天已经擦黑了,空旷的山路上两个身影一前一后,在月光下默默前行。眼看就要到建设塘小学门口了,男人终于喊了一声“古老师”。

这个藏族汉子名叫交巴杰,他的大女儿旺姆患有一种先天性疾病,长期遭受大小便失禁的困扰,一天要换七八条裤子。上学后,没人愿意跟她住一个宿舍,她也从不跟人说话,总是紧锁着眉头,心事重重的样子。这个可怜的孩子就像一棵娇嫩的幼苗,还未长大,却眼看就要枯萎了。夫妻俩想尽了办法,孩子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了解到情况的古清月心急如焚,返回西安后四处托人寻医问诊。在空军工程大学党委的协调下,旺姆终于住进了西京医院。在等待手术的日子里,有好心的朋友劝说古清月不要管得太多,一来,这么复杂的手术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一失败,前面做公益得来的赞誉可就打水漂了;二来,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能会背负上一辈子的麻烦啊。

朋友提出的问题,古清月不是没考虑过,相较于个人的声誉,她显然更看重孩子的健康。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的时候,得知风险的交巴杰一点也没有动摇,他望着古清月坚定地说:“古老师,你说做就做,你说不做就不做,我全听你的。”古清月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这份来自生命的托付和信任,比山还重啊!

手术成功了!旺姆在经过7个小时的手术后终于醒过来了,在脊柱上动刀的痛不是一个8岁的小孩子能够轻易承受的,但令人吃惊的是,小旺姆一声痛没有喊,一滴泪也没有流。

古清月是带着儿子去看旺姆的,病床上的小姑娘脸色苍白,一只瘦削的小手软软地摊在雪白的被子外面,看着让人心疼。病房里异常安静,古清月没急着说话,因为从第一次见到旺姆到这次来西安做手术,小姑娘没有开口讲过一句话。可能是听不懂汉语,或者不会说汉语吧,古清月总是这样想。

没想到,看到古清月5岁的儿子,病床上的旺姆却主动伸出手,微笑着,口齿清晰地用汉语问道:“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

什么是信任?信任就是一次次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是一个被病痛折磨、几乎要绝望的孩子对生活重新燃起的热爱,是自我封闭多年的旺姆对这个世界重新打开的大门,也是她对古清月阿姨表达心意的一种特殊方式。

秋天的清晨寒意阵阵,微风吹过收割过的青稞麦田。大地空旷,天空湛蓝,喜悦犹如温暖而醉人的阳光,照耀着这个重获新生的小姑娘。在古清月的怀里,旺姆的眼泪滚滚而下,幸福就这样猝不及防地从天而降。孩子知道,从此,她将拥有一个崭新的人生。

哈达有好几种颜色,白色寓意白云,象征纯洁;绿色寓意流水,象征希望;金色寓意大地,象征尊贵。“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古清月很喜欢苏州沧浪亭中的这副楹联。“金色哈达”和古清月这个名字之间,或许有一种奇妙的关联。

古清月圆脸,大眼睛,皮肤白净,身姿挺拔。她性情开朗,总是快人快语,她也特别爱笑,常常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呵呵”笑出声来。她身上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会让你感觉像是故人重逢。

作为一名军校教员,古清月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工作,尤其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深入基层调研,撰写修改议案,工作量翻倍增长。她几乎全年无休,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爱人说她是“风一样的女子”,孩子说妈妈是“空中飞人”,在同事眼中,古清月是一个不断挑战极限的“攀登者”。

那是一次在循化县城街头买苹果的经历。大概是2010年前后,古清月去看望资助的孩子得知那里很多孩子都没有吃过苹果,她决定买些苹果。下了火车,她找到一个水果摊,豪气地说,苹果有几箱,我都要了。卖水果的回族姑娘十八九岁的样子,听了古清月的话吃了一惊,诧异地问:“你要这么多苹果干什么,很贵的呦。再说,你背得动吗?”是啊,古清月忘了自己还有几十公里的公路和山路要走,也不觉犯了难。

得知原委后,善良的回族姑娘立即热情地推出自家的小板车,还把每样水果都挑了几个,说不要钱,算是她给孩子们的心意。姑娘一直推着板车把古清月送到汽车站,她拉着古清月的手,腼腆地说:“姐姐,你去做好事,我也要尽一份力。”在这个瞬间,爱就像一把温暖的火炬,在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之间传递。

在古清月的影响和带动下,家人、朋友、同事,甚至同事的家属、学员的父母都参与到爱心团队中来。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藏族同胞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钱款、衣物不再是当务之急,扶贫扶智、科普强志成为“金色哈达”活动的新主题。为了加强国防教育,普及传统文化、科学健康等知识,空军工程大学的专家教授们踊跃报名参加科普宣讲,研究生学员也参与到支教扶智中来。许多支教学员在参与过这样的活动后,更懂得感恩,更热爱生活和学习,对军人的使命和责任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会自觉地把回家的机票改成相对便宜的火车票,把津贴省下来,为的是能给当地的学童们多买一本书、一盒彩笔。

15年间,“金色哈达”先后开展宣传倡议和募捐活动20余次,参与的空军官兵上千人,为公麻小学捐建了操场和图书室,为建设塘小学捐建了宿舍楼和电教室,捐赠的桌椅床柜、教具文具、被褥衣物难以计数,上百名学童在空军工程大学这个“大家庭”有了自己的“亲人”。如今,“金色哈达”已经成为空军工程大学众多公益项目当中的示范和榜样,古清月本人也获得了空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拥政爱民模范个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古清月说,这些年说不累是假的,但说过的话就要像钉钉子一样,答应孩子们的事,绝不能含糊。只要孩子们需要,她会一直做下去。

在生命中的很多时候,你只是随手播下一颗种子,却可能收获了一整个春天。发起一个公益活动,或许需要一股热情和一个简单的善念,但如果没有发自心底的信仰和锲而不舍的恒心,很难坚持。古清月和那些常年坚持做公益的官兵一样,用爱心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为孩子们的人生插上了希望的翅膀。

研究生学员孙昊翔讲过这么一件事,那是他第一次利用假期去建设塘小学支教。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建设塘小学一向沉默寡言的李加老师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语,对他打开了心扉:“你看见了吧,我们这儿的人都愿意相信古老师,为什么?因为古老师是真心对我们好。这么多年,一个女人,为了这些孩子们能有学上,将来能有出息,刮风下雨来,大雪封山来,她图啥?”看着李加老师满脸的笃定和真诚,仰望大山里澄澈却深邃的夜空,孙昊翔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就会不朽。站在循化县城的老吊桥上,看着脚下青色的黄河向东奔流,古清月感慨万千:“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奋斗,是我们的责任。藏区孩子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