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者之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4名官兵谈观看《和平之舟》的感悟


写在前面

前不久,以“时代楷模”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和平之舟》,在央视播出广受好评。不同的观众从中收获不同的感悟,有的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有的看到人民海军的时代风貌,有的看到青年官兵的奋斗青春……

还有一群特殊的观众,看到的是“自己”。他们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官兵们。看到身边人、身边事被搬上荧屏,重温一段段难忘的记忆,再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他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近日,记者连线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4名官兵,听听他们怎么说——

我的船

我的世界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电航班班长 郭丰涛

看着电视剧《和平之舟》里熟悉的场景,我仿佛又回到“和平方舟”上。在那里,我看过最美的日出和日落,看过蓝色波涛里的鲸群,看过异国他乡一张张热情的笑脸。

我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批船员,从船厂把“大白船”接出来,跟着“大白船”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了三大洋六大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走出国门,舰行万里,“和平方舟”给世界送去了和平、友谊和健康。

2018年,“和平方舟”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开展医疗服务,我在舷梯口负责维护秩序。当鱼贯而上的患者慢慢变得稀疏,我看到一位患者耷拉着脑袋坐在角落里。我走到他的面前,用简单的英语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患者摇摇头。通过相互比划,我才知道这位患者不会英语,而且腿部有伤,无法自行上船。

我立即与战友用担架将他抬到船上。挂号、检查、治疗……我始终陪在他的身旁。离开时,患者紧紧握住我的双手,用生涩的中文连声说“谢谢,谢谢”。

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帮助人、传递爱是多么幸福的事。国土有界,大爱无疆。“和平方舟”超越了国家、种族和文化的差异,让世界为之温暖。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我很喜欢许巍的《曾经的你》这首歌,是“大白船”让我实现了仗“舰”走天涯的梦想。站在“和平方舟”上,我的胸中,装着全世界。

我的船

我的青春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原卫生员 张新成

观看电视剧《和平之舟》,就像一场回忆之旅,在“和平方舟”上的点点滴滴不断浮现眼前。

依稀记得与“大白船”的第一次相遇。当搭载我们的大巴车缓缓驶入营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色的海面,全车女兵立刻沸腾起来。停靠在岸边的深灰色舰艇,一艘艘整齐排列,像一个个昂首挺胸的战士。

随车的干事指向车窗前方一艘雪白的舰船,告诉我们那就是“和平方舟”。大家争相趴在窗边向外看,因为那里就是我们未来的“家”。虽说是舰船,但相比旁边外形“威严”的舰艇,通体洁白的船身让“和平方舟”多了些温柔,醒目的红十字更传递出她仁爱的特质。

2013年,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和平方舟”奉命紧急奔赴菲律宾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电视剧中“和平方舟”赴威利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的情节,就是依据这段经历展开。

坍塌损毁的房屋、泥泞不堪的道路、连根拔起的大树……抵达灾区,满目疮痍,来不及休整的我们不顾危险,竭尽全力为灾民提供医疗救助,为他们点燃生命的希望。因为我们来自“和平方舟”,一座“生命之舟”。

10年前,刚上“和平方舟”的我,还是一个在“大白船”上一无所知的“小白”,对各种仪器设备充满好奇,对参加舰艇操演莫名紧张,对晕船呕吐还有畏惧。如今,我已经能在其他舰艇上独当一面,因为在“和平方舟”上的每一次远航,都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

“大白船”,是我青春的港湾,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我的船

我的使命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雷达班班长 沈许荣

做完手术的沈默听说丈夫张渡航不去出海,把他带到烈士陵园里哥哥的墓前,劝他不要为了照顾自己放弃执行任务。《和平之舟》中的这段场景,让我想起我的一段经历。

2009年,“和平方舟医疗服务万里海疆行”活动揭幕。这是“和平方舟”首次执行重大任务,为边防海岛群众和基层官兵进行医疗服务。

在“和平方舟”上,我的岗位是雷达班班长。雷达是舰艇的“眼睛”,我的使命就是保证这双“眼睛”的健康。那时,“和平方舟”刚刚加装了新型雷达,装备效能还要在出海航行中检验。

当时,我的妻子即将临产。身为丈夫,我想陪伴妻子渡过分娩难关;身为父亲,我渴望第一眼看到孩子降临世间。我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出海前把装备调试到最佳状态,然后休假回家陪伴妻子。

那段时间,白天我和工厂技术人员以及专家沟通联系,晚上和战友讨论交流,对照书籍和电路图反复研究,最终实现雷达功能全面化。

然而,我的心里仍在打鼓。新装备首次运行,很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随着“和平方舟”远航的日子即将来临,我支支吾吾地给妻子打了一通电话。妻子却“先发制人”:“放心去吧。既然成为一名军嫂,我就做好了聚少离多的思想准备。”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吃了“定心丸”。那次远航任务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状况,有一次我们在岗位上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最终保证“和平方舟”的航行安全。

航程漫漫,“和平方舟”践行和平使命的绵延航迹,也见证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我的船

我的祖国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原军医 张宏兵

“您现在已经踏上中国的领土,欢迎您回家!”

“老了,我终于回家了。”

一位老华侨登上“和平方舟”,双膝跪在甲板上,老泪纵横。他亲吻着“和平方舟”的甲板,似乎在亲吻祖国的大地。

看到《和平之舟》中的这一幕,我的眼角湿润了。在“和平方舟”上,我们见过太多相似的泪目场景。“和平方舟”增进了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拉近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与祖国的距离。“和平方舟”每经过一处,当地华人华侨都会奔走相告:“祖国的医院船来了!亲人来了!”

在“和平方舟”上,我有一项工作是担任解说员,与登船参观的当地民众及华人华侨有较多近距离的接触,一些场景令我记忆犹新。

2015年,“和平方舟”访问美国圣迭戈,一位华人老奶奶远道而来参观。因为“和平方舟”要调换码头去加油,时间上来不及,老奶奶遗憾地说:“让我在甲板上站几分钟就行,感受一下祖国的味道。”

看着老奶奶期盼的眼神,武装更掏出对讲机请示船指。当对讲机回复“可以”时,老奶奶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快步登上舷梯,仿佛怕浪费一分一秒。她双手摩挲着栏杆,深情环视眼前的一切。就这样站了10分钟,她依依不舍地走下舷梯。临走时,她一脸笑容,冲着武装更不住地点头致谢。

有一种爱国之情,只有走出国门才会了解。每一次进港,我们都远远看到当地华人华侨冒着炎炎烈日在码头翘首以盼;每一次站坡,我们都听到当地华人华侨自发地高唱《歌唱祖国》;每一次离港,我们都看到那一张张脸庞写满不舍。

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稚嫩孩童,那一刻,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牵挂,那就是祖国。

(本报记者钱晓虎、特约通讯员  徐巍、江豪文整理)

江豪文摄  制图:扈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