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要想写作,就先生活”


■陈晓杰

初时,只怕读不进去,后来一厚本的《创业史》反而是越读越觉得有意思了。

真实精确的人物描写,自然流淌的生活语言,让柳青的小说产生了跨越时代的文学魅力。而这些,皆源于作者的切身体验。

“要想写作,就先生活”,是柳青终身奉行的原则。为了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柳青举家落户皇甫村,扎根14年,同当地的农民生活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脚上穿着烂皮鞋,裤腿上满是泥点子,手里拿着哮喘喷雾器,没日没夜在村里和田里转”,想写他们,柳青就让自己深入他们、成为他们。

在与当地农民的深入交往过程中,柳青不仅做到了与他们劳动和生活上的结合,也做到了感情上的融合。也因如此,在他的笔下,不仅能读到耐人寻味的情理深度,也能读到对笔下人物体贴入微的感情温度。

“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1982年,著名诗人贺敬之来到皇甫村为柳青扫墓后写下的诗,或许最能表达柳青在这片土地和群众心中留下的印迹。

在文章《柳青的遗产》中,路遥写到:“柳青的创作活动告诉我们,仅仅满足于自己所认识的那个生活小圈子,或者干脆躲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搞创作,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路遥继承和发展了柳青的这种写作精神,他说,“(柳青)在我们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曾经热情地生活过,繁忙地创作过”“作为晚辈,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他的馈赠”。

为创作《平凡的世界》,路遥多次回到陕北故乡,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这部小说也成为路遥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力作。因为完整再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纷繁多变的社会景象、真实反映社会底层奋斗者悲欢离合和心灵世界,《平凡的世界》征服了众多读者,如今依然是许多年轻人喜爱的著作。

柳青说:“不用和老杜交谈,看作品就知道作家吃了多少苦。”这个“老杜”,就是作家杜鹏程。1947年延安保卫战开始后,杜鹏程作为随军记者上了前线。除了新闻采访,为体验战斗生活、给创作积累战争素材,杜鹏程到王震的二纵队,扎根到了最基层的四旅十团二营六连。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他都和指战员们生活在一起,在连队里替战士写家信、写决心书、教战士们识字、讲政治课等。战士们也把杜鹏程当作他们当中的一分子,愿意和他交心谈心。在这个过程中,杜鹏程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战争日记》,这为他后来写《保卫延安》打下了厚实基础。《保卫延安》出版后,即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起巨大反响的长篇小说之一。

柳青曾评价杜鹏程的作品“和生活不隔”,对于这个“不隔”,他又说,“老杜的感情和战士不隔,世界观和战士不隔”。而就是这个“不隔”,不仅代表的是文字和战士们的距离,也是作者和战士们的距离。

自然,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有其不同。但是,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同样深知,文字的生命力源于生活,源自于深入生活。

而军人的生活在哪里?在大漠、在高山、在戈壁、在边疆、在雪原,在挥汗如雨的训练场、在紧绷神经的演习场、在一步一印的边界线上、在月下寂冷的哨位上。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官兵在哪里、官兵的生活在哪里,我们就应该深入到哪里。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把心、情、思沉到官兵之中,让思想和情感与广大官兵融于一体,我们才能真正把握这支军队的脉搏和律动,捕捉官兵的喜怒哀乐、抓住他们的急难愁盼,用贴近他们的语言来讲述他们爱读的故事。

法国诗人勒韦尔迪说,诗在生活里,就像火在木头里。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我们凭之为战的文字亦在军营生活里。只有在属于自己的阵地上奔忙过,留下些为官兵所喜爱的作品,方可不愧于心、不负时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