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好评如潮到反映平平——

一份动员讲话为何获得两种评价


■本报特约记者 邓东睿 通讯员 王妍洁

战斗打响前,火箭军某团防化二连指导员齐翔龙未曾想到,自己的一次随机动员,竟会引起团里对如何更好开展作战中政治工作进行集中研讨。

中原腹地,车轮滚滚,该团一场全流程作战保障演练紧张进行。进入白热化阶段,导调组突然向防化营“发难”:作战地域遭“敌”火力打击,部分装备“受损”,数名官兵“阵亡”,部队士气低落。

闻此,齐翔龙火速奔赴现场,将官兵集中到战车旁,握紧右拳激励大家继续战斗:“同志们,此次作战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决不能让战友白白‘牺牲’,誓要夺取最后的胜利!”

讲清了作战意义、分析了战场态势、定下了作战决心……复盘讲评会上,齐翔龙的战场动员尽管篇幅不长,但凭借紧扣战局、要义清晰等特点,最终在众多政治干部的动员讲话中脱颖而出,得到如潮好评。

岂料,当机关会后请基层官兵为本场政治工作演练效果打分时,情况出现反转。不少人认为齐翔龙的战场动员“一般般”,理由是“虽然慷慨激昂,但很难走心”。

在随之而来的讨论会上,政治干部们颇为不解:齐翔龙的动员讲话,与此次实战化演练结合紧密,他本人也情绪高昂,进入了角色,缘何官兵评价不高呢?

“视野里有了焦点,也就有了盲点。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困惑之时,该团政治工作处主任孙鹏程亮出观点,“官兵之所以觉得‘不走心’,不是齐翔龙讲得不好,而是大家很难真正进入打仗角色用心聆听。”

此言何意?孙鹏程进一步解释说:“动员的目的是鼓舞士气,依托的是官兵置身战场的真实心理反应。在演练中,无论设定的实战背景多么真实,但官兵心里都清楚这些都是模拟出来的。基于此而作的动员,难免会让官兵觉得‘在演戏’。”

一席话点醒了所有人,却也衍生出一个新话题:演练中的战场动员,究竟应该怎么做?

讨论中,某营教导员董胜超认为,如果从追求实效出发,应该基于演练情况本身作动员,例如,官兵“阵亡”时可以这样讲,“同志们,当前我们几名官兵被导调组判定‘阵亡’,此次演练关乎营里年底军事训练成绩,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把败局扳回来……”

有人连连点头,也有人对此提出疑惑:这种就事论事的动员确实能激发官兵斗志,但由于所讲内容有些脱离演练设定的实战背景,会被上级判定“没有进入打仗情况”。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冷静分析梳理此次事件,该团政治干部们发现,做好作战中政治工作,绝不像“小学生背乘法口诀表”那样简单,其背后的内在机理、特点规律、运行机制和实现途径,无论哪一项都值得好好摸索与研究。

譬如,召开战时党委会、作临战动员的时机和方法,应当结合单位实际作战方案展开研练。而在平时训练,可将其中的具体内容拎出来,区分演练、打仗等具体情景专攻精练,着重淬炼政治干部实际开展工作的能力。

为此,该团进一步研究修订已有的作战中政治工作训练方案,对训练形式、训练内容、能力指标等完善细化,并结合年度军事训练任务制订研练计划,不断提升政治干部开展作战中政治工作的能力。

前不久,历经一轮能力淬火,该团政治干部在演练中开展政治工作能力明显提升。记者采访感到,在作战中政治工作研究探索的道路上,该团迈出了可喜一步。

采访感言

有些瓶颈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

■邓东睿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次没有结论的采访,因为究竟如何把战场动员这个课目练好,该团政治干部还在研究思索。然而这又是一次令记者感触颇多的采访,因为透过事件的“矛盾点”,他们坦承自己对作战中政治工作的探索实践还存在不少问题。

时下,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如何做好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如何筹划好作战中政治工作,成为各级集智攻关的重点课题。然而大家在探索中发现,走出“编脚本、念稿子、走过场”的低层次徘徊后,似乎又遇到了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

记者在某基层部队采访时,曾见到过这样的尴尬场景:平时精心修订的作战中政治工作方案预案,执行起来磕磕绊绊,官兵总感觉“差那么点味道”。这其实与上文提到的火箭军某团遇到的问题一样,都没认识到演练和打仗终归是有差距的。

当前,诸如训练、教育等工作,之所以个别单位存在“跑着跑着原地踏步”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作达到一定水平后,又遭遇了瓶颈。这就需要我们沉心静气,找到制约前进脚步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扎扎实实研究,多想想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办、怎么办好。要知道,有些瓶颈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只要再努一把力,再往前探一探,就能突破。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推动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尤其需要这种意识和勇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