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胜利,从来只偏爱千锤百炼的军人


■本报记者 陈典宏

从东方破晓到夜幕沉沉,崇山峻岭间,一支支侦察分队在密林里穿梭。

多特情导调、多场景转换、多课目穿插……训练中,官兵们不断挑战生理极限、心理极限、技能极限,把实战化训练脚印踩得更实更深。

汗水在流淌,呼吸在加速。跟随第75集团军某旅侦察营开展极限多能训练,体验着这群侦察尖兵的“艰难一日”,记者感受到来自各个维度的震撼——

这是一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训练。近30个小时,他们连续穿群山、钻密林、越峡谷,绝地求生,挑战的全是陌生地域;背负30公斤装具,穿插近百公里,经受30余项实战课目考验。身体承受重压之下,意志较量成为博弈关键。

这是一次突破技能效能的训练。武装奔袭、崖壁攀登、牵引横越,实战化课目多管齐下,官兵每分每秒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一些突破边界、超越极限的战法、训法连贯实施,只为把技能练到极致、武器效能发挥到极致。

这是一次跨越思维之障的训练。战斗不知何时何地打响,难局、危局、险局频现,一个个“意想不到”逼着官兵一边“燃烧卡路里”,一边刮起“头脑风暴”。

跨越临界点、突破极限值,冲着极限练、练出绝招来……从过去以磨炼身心为主的极限体能训练,到带着实战化背景的极限多能训练,他们在追求作战效能最大释放、作战能力最大提升的自我跨越中,探索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转型的路径。

胜利,从来只偏爱千锤百炼的军人。战争实践表明,新质战斗力的每一次形成,总是伴随着对原有战斗力极限的突破。

一路跟训,记者心头澎湃的不仅是热血和激情,更多的是感动和自豪。当极限不再成为“极限”,一支部队也在一个个“艰难一日”中完成了换羽新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