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陆军边海防学院用榜样力量引导学员扎根边海防

铸魂育人工程锻造卫国戍边“钢钉”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要求,深刻揭示了军事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陆军边海防学院、空军工程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通过持续推进铸魂育人工程、实战化教学训练,全面打牢学员军政素质基础,让人才培养“准星”对准战场“靶心”,彰显了新时代军事院校办学育人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本报讯 记者马三成、通讯员张栋报道:“‘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献身使命的模范团长’胡筱龙和‘战斗英雄’赵怡忠等,既是闻名全军的英雄模范,也是我院的杰出校友。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边海防永远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清明节前夕,陆军边海防学院组织在边防一线驻训的毕业学员,到驻训地附近烈士陵园为英雄扫墓,学院领导现地授课,用榜样的力量铸魂育人。

该院前身是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为全军输送了一批批军事人才,涌现出百余名英雄模范。近年来,该院党委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毕业学员对边海防环境“水土不服”,在边海防工作“后劲不足”。为此,该院着力实施“四年一贯制”铸魂育人工程,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融入血脉,有效激发学员卫国戍边、练兵备战热情。

用好课堂主渠道,建强教育主阵地。该院建起“传承红色基因”教学中心、“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事迹陈列馆”和边海防模拟哨所等教育场馆;广泛开展“边防大讲堂”活动,坚持用英雄模范的事迹,引导学员献身新时代边海防事业。前不久,“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的妻子肖嵌文通过视频向毕业班学员讲述陈红军的英雄事迹,勉励他们扎根边海防、建功边海防。

“信仰在心中扎下根,心才能在边防扎下根。”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学员胡盛轩,来到该院接受培训。在边海防英雄模范精神感召下,他主动申请到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军区某边防连工作。2021年,习主席给胡盛轩所在的“高原戍边模范营”官兵回信,勉励他们努力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胡盛轩告诉记者,他去年荣立三等功,还被上级评为优秀基层干部。

用榜样力量铸魂育人,锻造卫国戍边“钢钉”。“祖国要我守边卡,打起背包就出发。”今年开学伊始,400多名学员就递交戍边申请书。从该院毕业的某边防连连长王旭,去年底被西藏军区表彰为“固边稳藏十大标兵”并荣立二等功。和王旭一样,近年来一大批从该院毕业的学员扎根基层、建功军营。

空军工程大学人才培养同未来战场需求对接

实战化教学淬炼制胜空天“尖兵”

本报讯 徐腾跃、记者李建文报道:“要抓住‘夜训周’练兵时机,主动适应演训场上高强度、高对抗性要求,提升复杂战场环境下随机应变能力。”新学期伊始,来自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的营长胡海博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即将奔赴演训场的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本科毕业班学员分享实弹打靶经验。

该校每年都组织本科毕业学员携实装参加空军某品牌演习。在演训场的一个月时间里,学员们在风沙袭扰等恶劣条件下,经常置身近40℃的野外进行高强度训练,反复演练实弹射击中“侦、打、走、防、保”等流程要素。

“以战领教、为战强教。只有经过实战淬炼,培养出的学员才能更贴近未来战场需要和部队需求。”该校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从固牢胜战根本、拓展胜战能力、锤炼胜战作风等方面,深入推进实战化教学训练,贯穿学员培养全程从难从严设置训练课目,在演训一线锤炼学员胜战本领。

该校在大一学员新训期间组织手榴弹实投,让学员入伍即闻“硝烟味”;在大二学员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设置蓝军背景,让学员在模拟红蓝对抗中增强本领;每年组织千余名大三学员上高原、赴沿海、进大漠,让学员在复杂环境中经受历练;组织大四学员参加大学年度综合演练、空军某品牌演习,在多兵种联合训练中上好“最后一课”。

同时,该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调整多个与部队需求贴得不紧的学科方向,试点培养9类新域新质方向军事人才;实施客座教授制度,聘请90余名部队指挥员和专家骨干担任客座教授,持续推动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对接未来战场需求侧。

近两年,该校一大批毕业学员主动申请奔赴边疆海岛建功立业。回忆军校生活,如今在空军地导某旅服役的该校毕业学员付明感慨地说:“那些实战化教学训练让我收获很大,帮助我到部队后很快适应新战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