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火中的英雄礼赞


■李堂林 宗旭阳

文学来源于生活。艰苦卓绝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铸就了众多英雄诗篇,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红色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地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的革命斗争精神。当代作家冯志以其抗战时期的战斗经历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敌后武工队》是一部有着较高真实性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同时又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真实性与传奇性的统一。作品情节曲折有致,故事跌宕起伏,人物鲜活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传奇色彩浓厚,一经面世便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不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还先后被改编为评书、话剧、连环画、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类型使作品以更为通俗的方式传播,顺应了时代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了作品原著的影响力。

作品开篇即交代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描写了在冀中平原上一支八路军武工队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同日伪军进行艰苦卓绝武装斗争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抗日斗争形势的内在实质和发展趋势,讴歌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赞美了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作品向我们展示的历史生活虽然只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小的侧面,却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它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一个缩影。

作品着重塑造了精明强干、胆大心细的敌后武工队队长魏强的英雄形象。魏强在党的领导下,忠实执行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带领武工队队员深入敌后,运用游击战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打开了对敌作战的局面,最终取得了胜利,深受当地群众拥戴。魏强作为一个基层指挥员,在带领队伍奇袭南关火车站、巧夺黄庄、离间敌伪等一系列战斗中,都表现出勇敢坚强智慧的特点,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的崇高品质,是一个比较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品还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武工队队员形象。胆大心细的刘太生、直率勇敢的辛凤鸣、坚毅果敢的赵庆田、纪律严明的贾正……这些人物性格鲜明,特点各异,却都有血有肉,充满了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具有持久的艺术感召力。

书中所展现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不仅出色地描绘了敌后武工队与日伪军斗智斗勇的一个个场景,还展现了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塑造了机智勇敢、无所畏惧的女干部汪霞,坚贞不二、宁死不屈的堡垒户赵河套夫妇,忠心耿耿、刚强正直的情报员郭小秃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敌后武工队才能居虎口而安如泰山,才能得心应手地打击敌人。作品也体现了敌后武工队既要在组织和思想上坚持党的领导,又要与人民群众保持良好的军民关系,切实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真正依靠人民群众消灭敌人的重要性。

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已经散去,但我们决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敌后武工队》这部经典红色小说为我们留下了彰显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的战争纪实,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作品既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激发了广大读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与历史意义。《敌后武工队》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部队官兵学习先辈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赓续革命优良传统的鲜活教材。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