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兵支书”赵家清——

让“司莫拉”名副其实


■宋海军 时 间

火山石铺就的石板路、佤族风情园、参天古树……清晨,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沐浴在一片霞光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就是沿着这条石板路边走边看边问的。”站在村口标志性的牛头图腾下,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用这句话开头为游客讲解。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赵家清身着佤族服饰陪同解说。

2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赵家清历历在目:“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然而,这个以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落,曾因交通闭塞、观念落后成为当地的贫困村。

1999年,佤族青年赵家清参军入伍。“那是我头一次离开家乡,大山外的繁华让我大开眼界。”两年后,退役的赵家清带着到大城市闯荡一番的想法,先后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务工,开阔了眼界。

后来,赵家清回乡应聘为清水乡派出所辅警。一次执法行动中,他不顾安危追捕手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在当地广受赞誉。

2010年,三家村村两委换届选举。乡领导想到了能闯敢干的赵家清,鼓励他回村参选:“你当过兵,又在外打拼多年,见过世面,乡亲们盼着你扛起这副担子。”

土生土长的赵家清经过深思熟虑,应了下来:“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司莫拉’才名副其实。我是党员,又是老兵,有责任为家乡发展出把力,帮乡亲们摘掉‘穷帽子’。”

找到“穷因”,才能拔掉“穷根”。赵家清顺利当选三家村党支部书记后,通过广泛深入走访,发现三家村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赵家清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大城市、小康村取经,和乡亲们细算对比账、细数变迁史、细说幸福感,点燃大家的致富热情。

拓宽了眼界,增加了见识,赵家清瞅准时机,在村里组织开办种植养殖、厨艺、民宿等培训班,让乡亲们掌握各项致富技能。同时,村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多措并举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几年间,三家村涌现出一批种植养殖能手和乡村旅游达人。当地的中药材、大米粑粑等特色产品走出大山,各地游人纷至沓来,一“出”一“进”之间,村民们都觉得干活有劲头、生活有奔头。

“2020年三家村整村脱贫后,我们琢磨的是如何让佤族村寨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更幸福。”当年6月,腾冲市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赵家清担任理事长。在保护好村寨风貌基础上,合作社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民宿服务等产业,推动司莫拉文化活动中心、农耕文化观景台等项目建设,打造出集民俗体验、自然观光等为一体的司莫拉佤族风情园,让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在三家村村情展室,一幅幅新老照片的对比,展现出佤族村寨的日新月异。展望未来,赵家清有着更多的憧憬:“只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再接再厉、苦干实干,新时代的幸福之歌一定会越唱越嘹亮。”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