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少用“我以为”当说辞


■魏海鹏

●那些一厢情愿的“我以为”,往往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和被动,既不利于个人成长,也会影响单位建设发展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讲,“我以为法规没有明确禁止,才这样干的”“我以为您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没有及时请示汇报”“我以为这件事应该这么做,所以就没征求基层官兵的意见”……其实,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我以为”,通常都是在工作没有完成好之后的说辞,是为自己的“想当然”找台阶下。

分析“我以为”的典型表现,有的是不懂装懂,对法纪法规一知半解,就自认为掌握了要点,“跟着感觉走”,违纪违规却不自知;有的是盲目自大,认为事情应该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径发展,不严肃对待上级命令,搞选择性落实;还有的是自以为是,习惯带着个人主观想法对待问题,既不深入实际搞调研,也不听取他人意见建议,工作往往干不到点子上。事实证明,那些一厢情愿的“我以为”,往往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和被动,既不利于个人成长,也会影响单位建设发展。

法规面前不能“我以为”。法规制度是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依据,能否正确行使职权,关键看知不知道、愿不愿意按法规去办。一事当前,如果凭主观臆断、个人经验去作决策抓落实,就很容易行差踏错,走弯路、入歧途。处理事情只有第一时间想到有无法规依据、有无明令禁止,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才能正确开展工作,顺利完成任务。做到对法规制度了如指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认真自觉地学习法规,系统地学、深入地学、全面地学。只有下足功夫,学深悟透,真正掌握法规,强化法治思维,真正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落实,才能让自己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命令面前不能“我以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作为军人,一旦上级定下决心、下达命令,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不能搞选择性服从,更不能阳奉阴违假服从。在服从的前提下,要准确领会上级意图,有不同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而不能把“我以为”强加于上级下达的命令上,如此才能形成过硬执行力,防止工作出现偏差。

规律面前不能“我以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部队的各项工作开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反复性等特点,需要我们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工作机理、科学规律。这些机理和规律,有的体现了普遍性和同一性,适用于许多基础性工作;有的带有明显的单位特性、地域差异,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条件。我们只有深入摸清规律、充分尊重规律、善于运用规律,才能找到推动工作落实的窍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讲“我以为”,就要多听群众意见。军队的根脉在基层、重心在基层。无论是想问题、作决策还是办事情,都要真心实意依靠群众,善于从广大官兵的具体实践中吸收经验、汲取智慧。有没有把群众路线牢固树立起来,有没有把基层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有没有把官兵的意见当作重要参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的出发点和开展方式的合理性。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一线调查了解情况、到一线感知官兵冷暖、到一线听取官兵意见,结合客观现实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全面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做到广集众智、广纳良谋,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促进部队建设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