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善“弃”者胜


■胡建新 巢霖飞

●今天的“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局部的“弃”,是为了全局的“得”;暂时的“弃”,是为了长久的“得”——这是得与失的辩证法在战争领域的生动体现

善“弃”,是聪明人的一种生活智慧,也是军事家的一种战争谋略。欲“弃”的东西,往往是曾使自己受益而一时不忍割舍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善“弃”就成了战争制胜十分难得而又极其重要的一环。

善于放弃“一城一池”,以赢得更大胜局。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攻城略地犹如考试答题,倘若某道题答不上来,最好的办法是果断放弃,先把精力集中到易答的题目上。在有限时间里,过于纠结“一题一分”的得失,可能连本来可以稳拿的分数也会失之交臂,最后得不偿失。在以往的革命战争中,我军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从战略全局出发,主动放弃一些地方,将主力集中于主要战略方向,把目光和力量聚焦到事关战略全局的战役战斗上,以某些地域的暂时放弃换得更多的机动时间、更广的转圜空间和更佳的制敌时机,以局部暂时的损失赢得全局长久的胜利。1947年1月,鲁南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精锐主力集结在中原战场,我华野主动放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遣主力北上莱芜,用声东击西战术与敌巧妙周旋,为围歼北线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创造了很大转圜空间,最终夺取了更多城市。同年3月,毛泽东同志亲率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用2万多人的部队在陕北牵制住胡宗南近30万大军,并在运动中抓住有利战机歼敌有生力量,为此后收复延安、解放全国赢得了战略主动。

善于丢弃“坛坛罐罐”,以锻造精兵锐器。过去,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局部利益的影响,不少人形成了贪大求全、自成体系、“万事不求人”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喜欢抱住一些“坛坛罐罐”不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战斗力的提高。红军长征初期,部队像搬家过日子一样,带着大批“坛坛罐罐”行军打仗,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和作战效率。四渡赤水中,红军果断丢掉那些妨碍行军作战的辎重和其他物资,为轻装上阵快捷行动、摆脱敌军围追堵截赢得了速度和时间。战争经验表明,一支威武善战之师应以精兵锐器克敌制胜,不能留恋于“坛坛罐罐”的既得便利,不能企求自己什么都有和用起来方便而贪大求全,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以能打胜仗为根本目标,凡是不利于战斗力提高和打胜仗需要的“坛坛罐罐”,都应当毅然决然地丢弃。

善于扬弃“拿手好戏”,以创新战术战法。孙子云:“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在战争舞台上,曾经上演过无数精彩绝伦的“拿手好戏”。然而,不是所有“拿手好戏”都可以随意复制、放之四海而皆“胜”的。在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一些“拿手好戏”不但不能克敌制胜,反而由于因循守旧、不知创新更容易被敌人识破和打败。历史上,因死读兵书、死守“拿手好戏”而导致兵败的事例屡见不鲜。“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在实战中搬用兵书上的“拿手好戏”,结果使40万大军被秦军全部坑杀。“空城计”不可谓不妙,但如果因袭使用,哪怕再使用一次,也是大概率要招致失败的。事实上,很多“拿手好戏”都是特定条件下的“好戏”,而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任何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机械地复制“拿手好戏”,注定要演砸成“坍台坏戏”。但凡靠“拿手好戏”取胜者,无不是适其情、活其法和扬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结果。故而,任何战术战法都要随战场情况变化而变化、视制敌取胜需要而创新,千万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一切已不适用的“拿手好戏”,必须毫不犹疑地予以抛弃。

战争是在创新中发展的。创新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弃旧图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弃”,才能持续地创新发展。要打赢未来战争,必须有求“弃”的思维、善“弃”的智慧和敢“弃”的勇气。今天的“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局部的“弃”,是为了全局的“得”;暂时的“弃”,是为了长久的“得”——这是得与失的辩证法在战争领域的生动体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