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把握分析判断之要


■张 翚 鲁伟鑫

分析判断情况是指挥员筹划决策的基本前提。现代战争,先进的信息技术虽然能帮助人们看到“山那边的事情”,却不能保证人们及时看懂对手企图。具备通过局部看全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精准判断力,才能定下符合战场实际的正确决心,进而凭借高明的作战指挥争取主动,夺取胜利。指挥员要想提升分析判断情况能力,需要把握以下五个要点。

着眼全局分析判断。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毛泽东同志曾说:“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从全局出发,才能找准影响作战进程和结局的枢纽要害,并排除干扰坚定执行。未来局部战争服从政略、关联全局、战役战术行动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特性,决定即便是战术指挥员也必须具备战略眼光,要自觉关注“炮弹射程之外的事”,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射击行动”。应强化大局意识,把局部问题放在上一层级乃至整个战争全局中进行思考,把当前问题放在作战态势演变中加以审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

吃透对手分析判断。“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常胜之家,必先悉敌情。”不知对手,何来对策?古今中外善施奇谋的高手,无一不是穿透人心的智者。1950年8月23日,周恩来总理的军事秘书雷英夫全面分析朝鲜战局后得出结论:美军极有可能实施仁川登陆,这一判断比美军的实际登陆时间提前了20余天。雷英夫做出精准预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准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脉。麦克阿瑟在二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喜欢冒险,脾气很倔”的性格特点决定他极有可能实施仁川登陆,争取出奇制胜。未来战争,筹划决策是整个指挥机构、指挥群体的工作。研究对手不仅要关注敌方最高指挥员的背景、经历、性格、爱好……还应全面掌握对方智囊团、参谋班子、保障队伍的认知倾向、能力特长、技术特点等,对敌方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强弱也应尽可能掌握。要像庖丁解牛那样把对手研究透,才能做到因敌施策,胜敌于先。

立足体系分析判断。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各部分只有同整体联系起来才有价值。”要想“击敌之弱”,不能不考虑如何应对强敌整个作战体系的支援,否则就成了急功近利的一厢情愿,不仅难以歼敌,反而容易陷入被动,遭受损失。未来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强敌在信息力、火力、机动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兵力上的“弱”,可通过火力上的“强”来弥补;地面上的“弱”,可通过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强”来提升。此时此地之“弱”,在极短时间内就可能得到超常规加强。分析判断情况时,要从体系着眼,在传统分析兵、工、火、障、阵和兵力兵器对比的基础上,对敌我双方的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作战力量、作战保障、后装保障等体系作战能力状况和战场态势作出系统判断。既分析当前行动,又警惕后续发展,通过对动态形势、战场态势的科学预判,争取决策与行动的主动。

见微知著分析判断。英国军事家富勒曾说,打仗要“时刻观察细枝末节,看透敌人的灵魂”。战场上,对抗双方都千方百计隐真示假、隐蔽企图,但任何事物只要在一定时空范围运动,就必然或多或少留下痕迹,如徒步行军的脚印、车辆机动的轮辙、舰艇航行的尾迹等。反映事物迹象的“形”与反映事物本质的“情”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留心观察、善于捕捉、缜密分析,往往就能从蛛丝马迹中洞察端倪。2000多年前,兵圣孙武提出相敌三十二法:“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为我们归纳了许多察迹索情、见末知本的经典手段。未来战争,各单元、要素之间存在大量的因果关系、相关关系,由此构成一个科学严谨的逻辑网络。只要细致观察、深入分析、合理联想、大胆推测,一点突破就可能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窥一斑而知全豹”。

人机协作分析判断。随着战争形态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战场态势感知实时多维,情报信息处理智能高效,获取情报的方式已发生质的变化,分析判断情况也由单纯的人脑思维向复杂的人机结合转变。人类擅长归纳、推理、决策等活动,具有主动性、思想性、创造性等优势。机器擅长搜索、存储、计算等活动,具有精准性、快速性、重复性等优势。二者优势互补、双向互动、分工协作、共生并行,更容易先敌发现、先敌判断、先敌决策、先敌行动,赢得制胜先机。未来战争具有传统战争形态不具备的“类脑”功能和很多方面“超越人类极限能力”的特征。神经网络是类脑的产物,“深度学习”可以在海量信息中以人类无法企及的速度提取相似目标特征。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具有学习和进化功能的高级AI不断优化迭代,终有一天会超过普通士兵、参谋、指挥员甚至专家群体,成为“超级大脑”和“超级脑群”。人机协作分析判断已成为大势所趋,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的技术革命,是人类可预见、可实现、可进化的高级作战能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