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人集群攻防战术演化探微


■江 游 梅明凯

通过纳卡冲突、以色列的“城墙守护者”行动等可以窥见一个现象: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随之而来的“蜂群”“蚁群”“鱼群”等小型化、集群化、精确化作战日益成熟,运用无人化装备进行集群饱和攻击、集群对冲防御成为战争的新手段。

人装映射的协同攻防。纵观叙利亚战争、纳卡冲突,无人装备均是在有人控制的条件下实施作战的,有人控制的集群协同攻防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此攻防样式特点是人在环路内,确保人对无人作战装备的绝对控制,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单人对单装。伊拉克战场美军多次完成无人机、机器人清点、排爆等任务;叙利亚战场俄罗斯的“平台-M”履带式战斗机器人、“阿尔戈”轮式战斗机器人等多次参加地面行动,即单人或多人控制单装,通过行动规划、指令控制让无人集群在“前线”冲锋,已逐步投入战争实践。群队对群装。通过一支小型精干的技术团队控制上千架无人机“灯光秀”可以窥见,精干群队控制集群协同作战将成为可能,即由一个精干的有人“联合控制后台”,区分陆、海、空等作战域,采取“集中行动规划、分域指令控制、跨域联动协调”的方式,区分作战职责、明确任务目标,指挥无人集群作战,人机一体、密切配合。单人对群装。当脑接口和脑控技术发展成熟后,操作人员既可当指挥员又可当战斗员,指挥员可通过佩戴“智能眼镜”,借助无线传输技术形成全息投影,通过视网膜控制、语言指令控制、脑电波控制等手段指挥联合无人集群“冲锋陷阵”,操作人员能力素质将直接决定无人集群作战效能。

人机并重的联动攻防。人工智能技术正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高阶推进,随着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占比逐步增大,人与机器角色不再分明,无人与有人呈现出功能角色的互换性和流动性,人与机器同在环路内,一体融合、共进共退。无人辅助指挥。当前算法、算力等虽在数据处理、信息传输、图表生成等“感知”领域技术已成熟,但在自主感知、自主筛选、自主研判等“认知”领域还有待提高,使得其仅能作为辅助手段,为人工指挥决策提供可视化选择,指挥员需自主分析态势,完成“OODA”决策循环,指挥决策仍以人为主体来完成。人机结合指挥。当算力、算法提升后,指挥员可通过上级战略战役意图、本级直面的“三情”,研究慑敌认知、破敌体系的关键目标,而后依托无人自主学习、分析计算,对无人集群进行行动规划,明确进袭路线,并实时监控,完成人机结合深度融合协作。无人主导指挥。当战争前台基本由无人集群构成,群队多、目标多,人的认知和精力难以应对“决策疲劳”时,须依托更加先进的算法、融合更多算力对众多集群力量进行控制,指挥员或精干指挥机构“云直播”观看战场态势,适时下达“开始”和“停止”口令,确保不越战略红线、不过战略底线。

人智融合的自主攻防。人工智能技术群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为人类摆脱体力、智力束缚,尤其是“强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将使得智能技术逐步与人融合,实现人智一体。单机支撑攻防。由AI控制平台带领无人作战分队隐蔽深入敌后或重点目标区域,无须人为介入,就可自主协同实现“侦-控-打-评”全作战流程,精准定位、精准击杀,作战效费比高。有外媒披露,以色列已实现由AI平台自主控制的连排级规模的无人集群攻防,并已运用于作战实践。云端网联攻防。依托AI实现对作战时空的统一、信息一致的表达和态势一致的理解,进而实现对任务信息的分解与交互,并依托跨平台异构的智能系统构建战术级“云端”,实现自主组网协同,外军“马赛克战”就是基于此原理提出的。全息通信攻防。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生物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基于AI构建的“云端”信息处理、传输能力逐步增强,智能化控制的无人作战集群规模逐步增加,依托跨区域、分布式的侦察预警网络自主感知威胁、自主生成作战规划,并根据威胁程度向人类告警,实现人在环路外的自主攻防。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