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黄河岸边的创业画卷


■杨克功

“黄河号子响彻天哟/哎嗨哟/喊裂那太行山上石/哎嗨哟/喊得黄河波浪翻/哎嗨哟/喊得热血涌胸膛/哎嗨哟/喊出黄河好儿男/哎嗨哟”……

陈红旭长篇小说《风吹稻花》(河南人民出版社)一开篇,一曲黄河号子就把读者的思绪拉到了奔腾千里、咆哮万古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岸边。在他的笔下,十二支黄河号子,十二个章回布局,讲述了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的3个新时代黄河儿女退役返乡创业中的选择与坚守、痛苦与挣扎、爱情与事业……作品带我们感受黄河滩涂的乡土气息、感触黄河儿女的质朴性格、抚摸黄河故土的厚重文化、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也展示了新时代退役军人对故土、事业和人生的深厚感情、实践思考和认识升华。

《风吹稻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线附近的河南省原阳县。原阳县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自古就是名人辈出、人文荟萃、文化厚重的地方,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然而到了21世纪初期,由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远高于地里刨食,曾经风头无两的原阳大米在经济利益面前被村民们放弃,故事中的原阳米贡村也变得破败凋敝、萧条落后。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位退役士兵——长河、平川、端阳出现了。一面是他们到省会郑州创业致富的憧憬,一面是县领导对他们伸出的橄榄枝——希望他们能够回村作为带头人,带领乡亲重振“中国贡米之乡”的雄风,把古老落后的米贡村建设成美丽的现代化乡村。3个伙伴最终选择了各自的道路:长河、平川留到了村里,作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开始了艰苦的跋涉;端阳则一头闯进了都市霓虹之中。长河、平川所遇到的困难与艰辛远超他们的想象,但两人凭着“组织给我一个平台,我还组织一个精彩”的军人朴素情怀,带领乡亲们克服了信任关、经费关、技术关、销售关,以年轻人的闯劲把网络销售、乡村旅游等带到了乡村振兴的实践当中,使本已销声匿迹的原阳大米再次绽放光彩,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端阳创业的道路同样不平坦。当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时,面对生活中的诱惑,他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沉溺于纸醉金迷,也失去了自己的爱恋、自己的纯真。所幸一切只是恍然一梦,最终,在惨痛的现实面前,他幡然醒悟,回归到一名黄河儿女的质朴、一名退役军人的执着,重新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找到了新的人生定位、事业平台和幸福归宿。

《风吹稻花》故事线索简单、节奏明快,没有那么多的大起大落、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但陈红旭依然把故事讲得风趣幽默、耐人寻味。陈红旭也是被黄河母亲哺养成长的原阳人,正因为对黄河风土人情的熟悉,才让他笔下的这些故事犹如滴墨入水,在自然的浸润中铺展得极其自然,丝毫不显矫揉造作。他的文字里处处可见乡音俚语,让你阅读时就能感受到浓重的乡土气息。

曾经有着20余年兵龄的陈红旭写起老兵来自然得心应手,让人印象深刻:长河性格沉稳、有着老大哥风范;平川平和温顺、沉声静气;端阳自命不凡、争强好胜……这些都成为故事主人公命运走向、事业发展的潜在符号。但他们又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军人骨子里的执着,对命运安排的不服,面对现实的困难和挫折都有着各自不同方式的抗争。他们和平常人一样有性格上的弱点,这也恰恰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的真实、性格的真实、故事的真实,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深情、对亲人的深情、对土地的深情、对黄河的深情。

在讲述3位退役士兵创业故事的同时,《风吹稻花》也从不同角度给我们真实地展示了黄河岸边的农民、农村、农业的现状。我想,这也是小说成功实现与读者共情之所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