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十分重要。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学习呢?早在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曾提出,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学到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说到了关键和根本。人们钻井,总说要“钻到底”;调查问题,总说要“一查到底”;带兵打仗,总说要“打到底”。所谓到底,就是直到尽头、见根见底。我们抓学习,只有“学到底”,才能学出成效、学有所获,从而受益终生。
延安时期,部队和地方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文化知识普遍不高。可是,一个政党、一支军队,要真正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肩负起历史使命,没有理论素养和文化知识是不可想象的。基于此,面对一些干部打仗和工作繁忙,以及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毛泽东明确提出“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认为“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并强调“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毛泽东就是这样要求用“挤”和“钻”的办法以及“学到底”的精神来学习,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党员干部得到很大的学习收获。“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在谈到这一时期的读书学习时情不自禁地说:“握筹愧乏治平策,励志惟存马列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理论在创新,知识在更新。今天的党员干部面临的学习任务同样现实而迫切,我们必须以“学到底”的精神抓学习、促学习。惟有如此,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跟上理论创新的步伐,从而以良好的素养完成使命任务。
坚持“学到底”,就要有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始终保持旺盛精力的决心。读书学习确非易事,对于意志薄弱者来说,每一门学科都是一座高山,每一道难题都是一个堡垒,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持久的毅力,是难以登顶高山和攻克堡垒的。回首过往,在读书学习这条道上半途而废者有之,虎头蛇尾者有之,一知半解者有之,末学肤受者有之。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些人“学到底”的精神树得不牢。因此,我们要真正用理论和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就必须保持“学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坚持“学到底”,就要切实学懂、学深、学精,做到活学活用。古人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冰冻三尺”“读书破万卷”,就是要求读书要往深里读、往细处读、往精里读,直到运用自如。现在有的同志读书往往满足于“读过了”“知道了”,其实大都没有读到底,这是很有害的。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个叫刘羽冲的人,读了多年兵书,自谓可将兵十万。结果在一次平定土寇叛乱的战斗中全军溃覆,自己差点被擒。后来他又读了一些有关水利的书,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于是州官便让他管治一村。就在沟渠修成之时遇到大雨,大水顺渠灌入村子,村里反而遭灾。这就是读书没读懂读通、食古不化、没学到底的结果。所以,强调读书学习要“学到底”,就是务必学懂弄清、上下贯通,学用结合、活学活用。
坚持“学到底”,就要活到老、学到老,与学习相伴一生。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乃至信仰信念,都是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一些人参加革命之始、加入党组织之初,革命志向不可谓不崇高、革命意志不可谓不坚决,可有的仅走到革命中途,就被诱惑、被腐蚀,甚至堕落变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随着时势和任务的变化跟进学习,没有根据新的时代特点进行思想改造。周恩来曾把“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951年他在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作报告时说:“我还要学习和改造。因为我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没有明白的道理也很多,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认识,这样才能够进步。”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周恩来尚且如此要求自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终身学、学到底呢?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