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争做复兴栋梁时代先锋

——中国人民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国防教育纪实


■周晓辉  郑槐泠

“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与中国人民大学2022级本科生分享励志故事。
姚伟康摄

“富国班长是我作文里的素材,当他站在我面前,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听着“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浴火重生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2022级新生吴丝寒红了眼眶。

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2022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上,吴丝寒和2200多名新生一起参加了“致敬英雄——‘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浴火重生励志分享会”,80分钟的分享会让现场学生热血澎湃。此后几天,中国人民大学组织新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笔者走访这所大学,记录了这批“00后”学子的“开学第一课”。

向英雄学习

“像杜富国一样成为人民子弟兵”

入学第7天,2022级新生朱吟曦在军训开营仪式现场见到“偶像”杜富国。

“我的家乡云南省金平县紧邻杜富国班长曾战斗过的麻栗坡。”朱吟曦说,他被杜富国舍身保护战友的精神和克服伤痛的坚强意志震撼,更为他和战友们为边疆人民幸福生活付出的巨大牺牲而感动。

英雄的故事在新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他们近距离感受着英雄身上的精神力量。

明德书院2022级本科生庹艺昕说:“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位排雷英雄,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党员的赤诚初心,一位军人的铮铮铁骨。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无数人被他鼓舞、振奋,阔步走上自己的奋斗之路。这大概就是英雄的意义所在。”

4月25日,习主席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学校武装部负责人杨子强介绍,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军地携手的方式弘扬英雄精神,加强国防教育,引导新生走好大学第一步。

这次中国人民大学之行,杜富国也有了新身份——中国人民大学国防教育“荣誉辅导员”。在给学子的寄语中,杜富国发出了“感恩奋进一起来”的号召,希望和大家一起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明理书院2022级本科生闵小恬在军训感悟中写道:“我愿用青春报效祖国,用奋斗书写强国篇章。” 朱吟曦则向笔者表明决心:“我决定在大一结束后就报名参军,希望自己也能像杜富国一样成为人民子弟兵。”

据了解,在新生军训期间,学校还邀请“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山东舰副舰长徐英等通过视频方式勉励大家不负韶华、踔厉奋发,关心国防、立志报国。“目前来看,英雄的引领作用明显,军训期间超过20名新生通过多种方式咨询参军事宜。”杨子强告诉笔者。

向前辈学习

“像85年前那群年轻人一样奔赴理想”

军训期间,一个词萦绕在商学院2022级新生张俊杰耳边——“战斗地学习”。后来,他观看学生原创话剧《陕北公学》,知道了那是85年前陕北公学学子的学习状态。

1937年,全国各地的青年为救亡图存,冒着死亡威胁穿过层层封锁奔赴延安,他们在战火中成长,很快成为革命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也在这时建立。

“延安很冷,但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张俊杰被这句台词深深打动,他说:“85年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报国心是否和先辈们一样炽热滚烫?如果有需要,我也要像85年前那群年轻人一样奔赴理想。”

4月25日,习主席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

“‘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是陕北公学当年的办学传统,我们通过一项项具体活动、一个个有力举措,真正把陕北公学的光荣传统传承下来,让它入脑入心,生根发芽,让同学们都能走好大学校园的第一程。”杨子强表示。

“迎着朝阳唱响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回想起军训期间和同学一起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情景,法学院新生吴泽埼印象深刻。

这是2022级新生军训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全体新生凌晨3点集合,出发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步行前往天安门广场的过程如同一场远征,冉冉升起的不只是五星红旗,还有我们的家国情怀。”商学院新生赵熙萌动情地说,“国旗升起那一刻,我脑海中仿若出现85年前陕北公学那群青年在战火中奔赴延安的画面,我想,他们奔赴的也是心中信仰的旗帜。”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把军训作为上好新生“开学第一课”的基础性环节,将学生在军训中的表现作为入选学校“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的重要依据,细化相关规则,做好国防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后续衔接。

向榜样学习

“种下一颗种子,厚植家国情怀”

郭伟杰是哲学院2016级本科生,大三时选择参军入伍,曾服役于空军某部,退役返校后,他被选拔为学校“红船领航”计划党员先锋营军事教官。

在军训开营仪式上,学校为他所在的退役师生“延河先锋营”授旗。此次军训中,他和其他几十位“战友”担任军事训练助理,并协助组织国防教育活动。

郭伟杰告诉笔者,“我们这些退役‘战友’战斗在不同的军训岗位,用过硬的军人作风给新生竖标杆、当榜样,助力他们上好‘开学第一课’。”

在军训闭营仪式上,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新生李子昂所在的军训团一营三连,因为在各项评比中成绩突出,被授予“陕公连”荣誉称号,拿到本届新生军训的最高荣誉。

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上台接旗,李子昂激动不已:“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军训期间,我们向榜样学习,每个人都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才赢得了这份荣誉。”

“这些天的一场场活动,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厚植了家国情怀。”军训结束,商学院新生赵熙萌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变化。她说,“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关心国防,练就过硬本领,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生军训只是新生国防教育的起点,军训结束后,学校还会组织军事理论课、国防知识沙龙、国防知识竞赛、兵棋推演大赛、国防演讲比赛、国防讲座等,传承红色基因,探索新时代‘军政结合’育人新模式,擦亮新生入学教育的红色底色,引导和鼓励学子们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杨子强介绍。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