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非凡十年书写人间奇迹

——透过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公布的数字看全国各地高质量发展成就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推广“建德里叶白莲”品牌、加大文旅融合发展,当地莲农每户每季增收超万元,走出共同富裕的“荷美之路”。
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是地处中原腹地、以“吨粮田”闻名的粮食高产村。图为农机手驾驶收割机为村民收获玉米。
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汽车产业集群凸显,构建集设计研发、整车制造、配套生产、检验检测、市场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市实现对PM2.5浓度的实时监测、来源解析,以科技手段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大兴机场固安航站楼投入使用后,河北省固安县及周边旅客可以在这里提前值机、办理托运,乘坐专用巴士40分钟左右直达机场。
西部相关省区市建立合作机制,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列车开行规模大幅增长、物流网络不断拓展,维护供应链稳定,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数字是衡量发展变化的标尺。小到生活收支,大至国民经济,数字的排列组合、递减递增,记录社会发展的足迹,反映人民生活的变化,打下一个时代的烙印。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大会新闻中心公布的一组组数字更是沉甸甸的,浓缩着一省一市、一县一乡的“非凡十年”。

10月18日至20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连续举办5场集体采访活动,邀请各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回应社会关切。透过各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公布的一组组详实数据,一个团结奋进、欣欣向荣、开放自信的多彩中国跃然眼前。

“浙江山区26县GDP增速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

村村共奔富裕路

2021年5月,浙江受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截至2021年底,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第一。

“1年多来,浙江努力探索、创新实践、扎实推进,创造了一系列框架体系和工作方法,呈现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成果。”集体采访中,浙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浙江山区26县GDP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说明地区差距持续缩小。”

来自安吉县的杨卫东代表介绍,“安吉县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此外,全县通过推广“慈善超市”、开展爱心帮扶、志愿服务等形式,让“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以浙江为示范,共同富裕的探索从一省拓展到全国。来京参会,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平均代表的行李箱中,装着两件特殊的物品——河北省阜平县店房村的蜂蜜矿泉水和贵州省兴仁市并嘎村的腊肉。

“一村富不是富,村村富才是真的富。”新疆库车、贵州晴隆、吉林安图、河北阜平……在傅平均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滕头村先后与全国多个村庄开展结对帮扶。村里还办起乡村振兴学院,村干部、产业带头人传授浙江经验,形成现场实训、实践体验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培训学员逾5万名。

“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浙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浙江省将在做大蛋糕、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差距、扩中提低。

“市场上1/2的火腿肠都是河南生产的”

夯实“三农”压舱石

前段时间,有关河南的多个词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单——“家家户户都有河南优质粮”“全国一半火腿肠产自河南”,网友纷纷点赞。

这些数据都来自河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据介绍,“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都是河南生产的。”

截至去年底,河南已连续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300亿斤,不仅解决了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全国输出原粮和制成品600亿斤以上。

金秋十月,丰收正忙。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各地加速推进秋收进度,大江南北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今年河南夏粮产量达76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发挥中原粮仓“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当前秋收已进入尾声,丰收已成定局,我们完全有把握今年粮食总产量再超1300亿斤。”河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说。

在“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上,北大荒集团下属农场在高质量完成秋收的同时,对耕地进行深松、翻地、旋耕、秸秆还田等多项作业,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土壤结构,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高标准农田达到1亿亩。

黑龙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表示,落实“树立大食物观”要求,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向黑土地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粮仓。

“现在的湖南,每80秒钟就能生产一台发动机”

制造强国“新脉动”

全球首列智轨电车诞生、全国首款油电混动通用飞机试飞成功、研发生产世界首套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核心动力装备……10年来,湖南省不断描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湖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自豪地介绍:“现在的湖南,每10秒钟就能生产一件铝轮毂,每80秒钟就能生产一台发动机,每5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麓山之歌》,以湖南装备制造业从低谷走向顶峰的故事为原型,展示重工业建设者砥砺奋进的时代新貌。集体采访中,湖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生动介绍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就。

“在轨道交通的重镇株洲田心,用‘一盏茶’工夫,就可以将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在方圆5公里范围内集齐。”今年10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株洲顺利入选。

此外,湖南建立省领导联系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链长制”,出台《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我们让企业家‘站C位’、唱主角、得支持,企业的发展劲头和信心越来越足。”

推进东北全面振兴,辽宁省不断加快老工业区转型,建设数字辽宁、制造强省。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相继布局,辽宁向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速迈进。辽宁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建设项目的投资增幅达23.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均实现大幅增长。

“10月16日,北京PM2.5浓度低至1微克/立方米”

“大会蓝”变“常态蓝”

首场集体采访中,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带来一个关于蓝天的好消息:

“截至目前,北京PM2.5平均浓度已降到29微克/立方米。10月16日,也就是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北京PM2.5浓度低至1微克/立方米,创造了历史同期监测的最好水平。”

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搭建首个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平台,利用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精准识别污染源,城市森林覆盖率由38.6%提高到44.6%……“绣花”式精细管理成效斐然。“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大会蓝’变成北京的‘常态蓝’‘天天蓝’。”新闻发言人说。

新时代10年,北京空气污染治理的奇迹也是全国践行绿色发展成就的缩影。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将全区50%以上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零审批、零引进“三高”企业和项目。同时,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生态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今年以来,西藏启动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营造山林200余万亩。“不远的将来,一个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美丽高原省会城市就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西藏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说。

青海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也有一本“生态账”:“10年来,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每年增长6%,青海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11个百分点,藏羚羊从1万余只增长到现在的7万余只。”“三江之源”水清草盛,“中华水塔”坚固丰沛。

“河北承接京津技术合同转移交易额增长39.4%”

区域协同“一盘棋”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7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崭新成果,“花”香飘四方。

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河北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自身发展。如今,河北省钢铁产能已由峰值3.2亿吨降至2亿吨以内,4万多家京津企业和单位转入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河北承接京津技术合同转移交易额增长39.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长29.7%。”透过河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分享的系列数据,可以直观感受京津冀协同带来的发展利好。

依靠津冀广阔发展空间,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10年间,北京市减少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疏解一般制造业2000多家。与之相对的是创新要素投入做“加法”。据介绍,2021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占比40%以上,在全国遥遥领先。

长三角“三省一市”同样发挥各自优势融入一体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正如安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所说:“新时代10年,安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经历了从‘旁听生’到‘插班生’,最后成为‘正式生’的过程。”携手江浙沪,安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江苏省提出持续增强制造业优势,“打造一批集聚型‘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今年以来,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陆续开工建设,将对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流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产生强大带动作用。

“25个省份开通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

边疆口岸货运忙

“中老铁路沿线就是一道风景,欢迎大家坐上动车,到元阳看哈尼梯田,到景迈山品味普洱茶,到野象谷偶遇亚洲象,享受诗和远方。”云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向世界发出“邀请函”。

到今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将满一周年。开通以来,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过750万人次,运送货物869万余吨,其中跨境货物超过158万吨,激发沿线发展活力,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云南将进一步实施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让黄金大通道更好赋能云南大开放。”新闻发言人介绍,中老铁路开通,边疆变成前沿,他们在昆明新建海关监管场所,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同时,创新多式联运铁路快通模式,无需另行办理转关手续,即可直达出境。目前,有25个省开通中老铁路跨境货运列车,为联结国内外市场架起便捷陆路新通道。

第四场集体见面中,来自西部省区市代表团的6位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不约而同提到“开放”二字。从广西北部湾到重庆的货运班列双向通车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推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重庆外贸进出口总额5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在古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省,当地重点推进自贸区、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综合开放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陕西贡献。

(综合各媒体报道,本版图片均来自新华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