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著名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这里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夜晚的延安城,被五光十色的灯火装点着。那映着灯光和星光的河水波光粼粼,梦幻迷人。高耸云天的宝塔山,被红色灯光所笼罩,格外夺目。一排排窑洞的灯光,像明亮的星辰,在宁静的夜空闪耀,让人忍不住回想当年燎原的星火,也是这般灿烂地照耀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延安的土窑洞随处可见。它背靠山峁,坚固牢靠,与大地浑然一体。看似普通的土窑洞,与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被赋予一种神奇的魅力。它不仅是延安人祖祖辈辈的居所,更是延安革命圣地、革命精神的象征。
清晨,当雄伟的宝塔山刚刚辉映在曙光中时,凤凰山下的毛泽东旧居前,参观的游人就已排起长龙。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凤凰山麓是他们最先落脚的地方。
凤凰山革命旧址北边,有前后两个院子。后院有3孔窑洞,是毛泽东同志旧居。他于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在这里居住。中间的窑洞是会客厅,里边陈设有木质桌、凳,墙上挂有毛泽东和白求恩大夫谈话的照片。卧室里的陈设非常简单:一盘土炕,炕上放着两个行军箱,地上有一张木方桌、一把掉漆的木靠椅、一只熏黑的木炭火盆,还有两个木书架。
在艰苦的岁月中,在土窑洞豆大的油灯下,毛泽东伏案疾书。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围剿”,他以惊人的毅力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写出了《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为了将《论持久战》早日写出来,毛泽东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陕北的冬夜,阵阵北风寒冷刺骨,毛泽东一边挥毫疾书,一边把脚踏在火盆边取暖,鞋被烤着了也全然不知……
1937年10月,英国记者贝特兰在凤凰山麓的窑洞里拜访毛泽东后,在日记里写道:“我遇到的人当中,没有谁能像他那样使我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智慧的能量。”
杨家岭毛泽东旧居位于延河岸畔,坐落在向阳的半山坡上。如今,在毛泽东当年居住的窑洞前,有一片菜地,农作物茁壮成长,一片欣欣向荣。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到当年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开荒种菜,学习纺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火热劳动场景。
这里共有3孔简陋的窑洞。中间的一孔窑洞是毛主席办公的地方,窑洞内有一个旧书架、一张旧方桌,还有一些小方凳。左边与之连通的窑洞是寝室,室内有一张木床、床头放着一个书架,一个木箱紧贴墙壁。我被寝室内陈列的一幅照片吸引:毛泽东身着灰布棉衣,脸庞清瘦,眉头微蹙,这是他为八路军第120师干部讲话时拍摄。我在照片前凝视良久,仿佛听见一个熟悉而亲切的湖南口音,正从远处传来……毛泽东在这里工作和居住了5年。一张狭小的书桌上摆放着《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这些书籍的字里行间,留下了毛泽东饱蘸浓墨的激情,闪耀着他深邃的思想光芒。
在延安枣园,园内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都曾在这里的窑洞居住。夜幕降临,窑洞中亮起一盏盏灯光。在彻夜不息的油灯下,毛泽东不畏酷暑严寒,构思并写成了一篇篇光辉著作。那如豆的灯火映亮了窑洞的窗棂,如夜空中明亮的北斗,指引中国革命的航向。土窑洞里,孕育出了引领时代的思想。
历史的回响在山风中久久回荡。回望历史,延安的窑洞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那一排排朴实、整洁的窑洞、院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足迹。窑洞、土炕、木门、木窗、木桌、木椅、油灯……它们与宝塔山、延河水一起,已浓缩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胶片里,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红军陕甘支队(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仅剩下7000余人。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从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时,人民军队兵力已达280万人。延安窑洞的灯火,点燃了熊熊火炬,革命胜利的光芒照亮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