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只见公仆不见官


■陈鲁民

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60岁生日,董必武在《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中评价朱德:“要作主人不作客,甘为民仆耻为官。”朱德写诗唱和道:“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这生动彰显了延安时期党的干部为谁做官、如何做官的作风和本色。

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延安瞻仰革命圣地。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时,习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号召全党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岁月不居,精神不变。诚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展览馆序言中所说:这里有一种精神,就是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这里有一种主义,就是延安窑洞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里有一种形象,就是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干部形象;这里有一种力量,培养造就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不怕牺牲的革命志士。

只见公仆不见官,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坚决不做官老爷。在延安时期,群众只看到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干部,看不到养尊处优的官员;只看到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看不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员;只看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干部,看不到高高在上的官员;只看到帮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看不到对人民冷漠无情的官员。正是伟大的延安精神,培育了延安作风,立起了“人民公仆”应有的形象,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建立了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

只见公仆不见官,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体现,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宗旨定了,干部的定位也就有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向人民讨价还价的权利;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没有从人民身上捞好处的特权;只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要求,没有多吃多占以权谋私的好处。这种只做公仆不做官的理念在延安上升为一种精神,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广大党员干部时时处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我们党就能赢得群众支持,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党员干部应当永远保持的作风,也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1936年春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看到这样一幕:毛泽东穿着补丁衣服作报告;朱德“朴素浑如田舍翁”;周恩来在简陋土炕上加班完成纺线任务;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下地种菜;林伯渠戴着断腿眼镜四处办公;徐特立“携带两个冷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他们和人民同甘共苦,勠力奋斗,官民不分,浑然一体。斯诺从中发现了一种非常伟大的力量,称其为“东方魔力”,并断定这是“兴国之光”。

星移斗转,天翻地覆。今天,我们党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光荣传统不能丢,“甘为民仆耻为官”的优良作风不能忘。广大党员干部要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历史自信,发扬斗争精神,矢志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