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雪域高原有片“氧气森林”


■唐帅  纵恒  郭帅

伴随着动感的节奏,南疆军区河尾滩边防连的富氧训练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二级上士李明明身穿体能训练服带领战友们跳着毽子操,一曲结束,他轻轻拭去额头上的汗水说,“在高原的缺氧环境下开展训练,身体机能状态恢复较慢。有了富氧训练室,高原训练也可以既愉悦又健康。”

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放松心情……在南疆军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防连队,官兵们将连队新建成的富氧训练室亲切地称之为“氧气森林”。

南疆军区所属一线边防连队常年驻守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近年来,上级持续提升边防一线基础训练设施建设能力,逐步在高海拔连队建起了富氧训练室、制氧方舱,配发便携式制氧机,改善连队守防条件。

“新建成的富氧训练室,就像高原上长出的一片‘氧气森林’,我们在这里可以使用划船器、跑步机等器材开展各种健身活动。”李明明说。

这是一片占地400平方米的场地,可同时容纳50人开展训练。在宽敞明亮的休息区,可调式座椅让人倍感舒适,各类吸氧控制装置,直接连接到座椅旁。“富氧训练室的气温、湿度、空气含氧量等,都接近平原地区标准”“室内训练还有效阻隔了紫外线和风沙,训练效能更好”……休息区内,官兵们细数“富氧训练”的种种益处。

“在训练中吸氧,在吸氧中训练,可有效调整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增强人体氧合能力,改善人体心肌功能,让大家的训练更加科学、高效。”连队军医陈旭东说。

富氧训练室也带来了训练方式的调整。随着富氧训练室的建成,边防一线连队纷纷摸索形成新的组训方法。在河尾滩,连队利用早操时间组织官兵在富氧训练室内训练,确保官兵每天能够获得1至2小时的科学用氧,提高训练效率,促进训练成绩的提高。

富氧训练室的一侧,连队还规划出篮球、羽毛球等场地。训练闲暇时间,中士杜海兵经常叫着战友,在富氧训练室内过一把“球瘾”。放下手机,走进富氧训练室,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如今正在成为高原官兵周末放松的新选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