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⑨


■汪志斌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之于党、国家和军队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殷殷期许,语重心长;谆谆嘱托,催人奋进。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的选择,从来都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嘉兴南湖,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长征路上,无数年轻的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转危为安;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优秀青年对党坚定追随,让党的事业绵绵相继、薪火相传。历史告诉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青年工作和青年成长高度关注。论志向,勉励青年“立志做大事”;谈学习,要求青年“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说成长,指出“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话担当,希望青年“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品读习主席讲给青年的“知心话”,如同打开了青年的“成长指南”。坚定的理想信念、深邃的人生智慧、火热的奋斗豪情,激励广大青年与时代同向同行,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一浪向前进;像那高空的长风,一阵一阵吹不断”,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落实在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这盛世,如你所愿。”站在21世纪的长河堤岸,面对云飞浪卷的崭新时代,历史已经告诉未来,后浪正在告慰前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春的力量汹涌澎湃。“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作为部队的主体,军队青年只有勇于变革、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才能唱响新时代的强军战歌。

“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军队青年要想成为强军先锋,很重要的是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志气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理想追求,骨气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底气是制胜强敌、制胜未来的过硬本领。有了志气、骨气、底气,就会自主创新为打赢、志在精武当尖兵,就会扎根基层建功业、破解难题闯新路。

“青年如天之初日,必将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远。”胜战之路绝不是轻易就能开辟出来的,而是经过血与火、苦与累、生与死的考验拼搏出来的。军队青年要高扬理想风帆、放飞强军梦想,一门心思、一以贯之、一腔热血地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战位、把使命当生命,争当爱岗敬业的“螺丝钉”、履行使命的“排头兵”、转型建设的“主力军”,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在火热军营续写青春激昂与奋斗强军的荣光。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青年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各级党组织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西部战区陆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