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邓清明的故事为何让我们感动


■本报记者  高立英

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航天员序列里,就执行飞行任务而言,有“主份”和“备份”之分。这是为了保证任务圆满完成而做出的科学部署。能入选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每一名航天员都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即便如此,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曾当过备份,有的甚至不止一次。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中,有两名航天员是首次飞天——46岁的张陆,是第二批7名航天员中最后一个亮相的人;56岁的邓清明,这次任务之前,曾多次担当备份航天员的角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在等待飞天的日子里,邓清明隐匿在战友们的高光背后。他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却永不放弃的故事,令许多人感动不已。

这个曾经充满遗憾的励志故事,如今有了最令人喜闻乐见的新篇章——邓清明圆梦了!出征太空前,有记者向邓清明提问:坚持努力近25年后,终于要飞上太空,此时心情如何?

“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载人航天领域,从来没有感情分,一切以数据为标准。在邓清明看来,永不停歇的训练学习、持之以恒的奋斗努力与旷日持久的默默坚守,都是航天员的必修课。

不是所有坚守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守,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怒放的鲜花。不懈追梦、奋斗圆梦,是邓清明的故事与广大青年官兵共鸣的精神密码。“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我都被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让我自己的孩子们甚至更多的人,从我的经历里获取点正能量,我觉得我的生命更有意义。”邓清明说。

中国古人数千年前“抬头问天”的浪漫,已经被当代中国航天人内化为“低头干事”的坚守。杨利伟曾说:“中国航天员这个群体,有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托举着,大家有更多机会看到我们的闪光点。但我们更要关注和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奉献和内心的责任,才是中国发展的原因。”

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我们有勇于探路的“杨利伟们”,也有甘于坚守的“邓清明们”。因为超过了黄金飞行期,当年和邓清明并肩进入航天员大队的14人中,李庆龙、吴杰、陈全、潘占春、赵传东5名航天员已于2014年解甲停训,转而从事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其他工作。

虽未披甲出征,已然鞠躬尽瘁。我们致敬每一位飞天英雄,也要致敬那些没有飞上天的航天员,更要致敬那些航天员背后的人们。

神舟飞天,天宫将成。在中国航天叩问苍穹的追梦旅程里,无数航天工作者从风华正茂到鬓发染霜,数十年如一日始终默默坚守和拼搏在科研一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的航天梦才充溢着坚实的底气。

每一个坚守岗位的航天人,都是中国航天梦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每一个坚守梦想的人,都是伟大中国梦的一块拼图。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瞩望未来,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