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吴 乐 本报特约记者 张新凯

“今年9月,营队老兵留队意愿达到了95%以上;到了12月,又创新高,面临晋升一级上士和三级军士长的10余名战士,全部申请留队……”日前,火箭军某团技术勤务营教导员张文文看着手里的一摞老兵留队志愿书,很是高兴,但再看看机关下发的《冬季军士选改通知》,又犯了难:留队名额有限,让谁走他都不舍得。

“四面都是山,抬头一线天;报纸七天到,手机没信号。”该营驻地偏远,距离最近的乡镇还有7公里,这首官兵自创的打油诗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老兵的留队意愿为何如此强烈?记者带着疑问,走进该营的连队和班排寻找答案。

“以往,整个山谷黑黢黢的、沉寂无声,白天时间还好打发,一到夜晚真是难熬。”该营阵管连指导员殷蓉荣告诉记者,近年来,团党委积极为官兵改善生活环境,先后为连队修建了书吧、唱吧、多功能健身房、室外标准篮球场和心理咨询室,这一个个“小阵地”,成为官兵战胜信息闭塞、生活枯燥的最好去处。

采访中,大学生士兵、中士任汪勇分析老兵不愿意离开的原因,认为有一个主要缘由:组织和领导把战士当亲人。据他介绍,营队干部骨干每人一本“知兵手册”,不仅清楚掌握每名战士的籍贯、兴趣爱好、家庭成员、心理状况等基本信息,逐人制订了成长成才计划,还积极主动为他们解难纾困。

今年6月,江西宜春多地遭受暴雨袭击,出现洪涝灾害。指导员王晨从电视上看到新闻后,第一时间找到任汪勇,催着他赶紧给家里打电话询问情况。得知他家里一切安好,指导员才放心。任汪勇感动地说:“没想到,指导员对我家里的事如此上心。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说起“官兵友爱、兵兵友爱”,上等兵陈龙藤至今仍倍感温暖。去年新兵下连那天,他从新兵营乘坐大巴到团部,又从团部换乘中巴到营部,在崎岖的山路上整整颠簸了一天。一路上,他的内心如同山里的气温越来越凉。然而刚到连队,班长白佳乐就接过他的行囊,并帮他整理床铺,安顿好一切。去洗衣房洗衣服时,陈龙藤看到连队几名老班长都在用手搓洗,两台崭新的全自动洗衣机却无人问津。他以为洗衣机坏了不能用,便加入到手洗的行列,谁知道几名老班长说:“洗衣机是留给你们新同志用的,山里的水太凉,害怕你们刚来不适应……”

采访结束离开营区时,记者看到对面山坡上雕刻着一个红色的“家”字,忽然明白了,这就是老兵不愿意离队的写照。

短 评

不断增强官兵归属感

■孙耀军

密切官兵关系是我军的一项重要建军原则,是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显著标志。翻开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那种生死与共、情同手足的战友情谊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穿越黑暗、烛照天地。

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发生了深刻变化,官兵的成分结构和成长环境也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弘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密切官兵关系,对于强基固本、凝心聚力、能打胜仗显得更为重要。

古人言:如保赤子,心诚求之。作为带兵人,首先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永恒的爱兵之心,设身处地为战士解难,积极营造“家”的氛围,不断增强官兵的归属感、幸福感。唯有如此,官兵才能把部队当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唱响“官爱兵、兵尊干,征途上共同战风雨”的主旋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