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车·战友


■金远洋

深夜,营区寂静无声,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车场一角的修理间仍亮着灯。一个魁梧的身影,弯着腰,埋着头,围着一台装甲车忙碌着。只见他用那双被机油浸黑的大手在零件盒里翻动着,掂量着手里的一个个小螺丝。拧紧,合上,一点火,战车终于发动起来了。薛广均静静倾听着那熟悉的轰鸣声,片刻过后,凝重的神情放松下来:“一切正常!”经过6小时的反复测试,这台战车终于修好了。

徒弟许原韶投来钦佩的目光,有着26年修理经验的老兵薛广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着说:“每一台战车都有它的脾气,摸透就好办了。”

在薛广均眼中,每一台战车都像一个亲密的战友,会在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一次,一台战车发生不明故障,突然“罢工”。修理组一时找不出故障原因,决定让它下岗。刚探亲回来的薛广均一听急了,立马跑过去。“这铁疙瘩我知道,最多坏了个零件!”他拿起工具逐一排查故障。经紧急“抢救”,战车又“起死回生”了。

把工具归整好,薛广均又习惯性地围着装甲车转起了圈。从车头到车尾,他一边检查,还一边揉着酸痛的腰部。

“班长,腰又痛了吧?”许原韶知道在冰冷的车底躺着修车对班长的腰意味着什么,他几次看到薛广均悄悄去找军医,要一些缓解关节疼痛的药。“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我再检查一遍。”说完,他跳上了战车。

许原韶像班长一样认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以前他总觉得薛广均严格得不近人情。刚到修理班时,自己很怕薛班长,因为他会随机提问,答不上来就会被“请”到车场单个上课。

直到一次演习,让许原韶改变了对薛广均的看法。在演习前的例行检查中,转向机转动时传出了微弱的“咔咔”声,尽管驾驶员并没有发现其他异样,但薛广均不允许装甲车出现任何“瑕疵”。他立即卸下驾驶室底板,对转向机进行全面检查,最终发现是发动机摆臂开裂。

许原韶想起这事都觉得后怕,要是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隐患,在演习中可能造成重大事故。从那以后,他也养成了细致检查的习惯。

“一切正常!”许原韶跳下战车。见薛广均伏在修理台上,正用笔记录下这次维修的相关数据。那个散发着浓浓柴油味的笔记本旁,散落着几张他正在设计革新的修理器材图纸。

薛广均一边在本子上记录,一边认真地说:“现在的装备信息化程度高、更新快,要抓住每一次故障修理机会,细致研究、认真总结。”

回宿舍的路上,一轮明月高悬夜空。两人虽然有些疲惫,一身油污,心情却很轻松。

“班长,我们经常私下讨论,你修了20多年车怎么还这么有干劲。现在,我好像理解你了。”许原韶突然笑着说。

薛广均也笑了,给许原韶讲起了他的一次经历。那次赴新疆执行重大任务,也是这样的一个深夜,装甲车在机动途中突然出现了轮胎抱死故障,驾驶员和修理工束手无策。

薛广均第一时间赶到,他脚踩油门、侧耳听声,快速判断出是刹车管堵塞。他迅速钻入车底开始工作,几分钟后,故障排除。一位领导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在这条黑漆漆的山路上,你就是装甲车上的强光探照灯。”

“班长,太酷了!那真是我们修理兵的高光时刻。”

“每当战车修好,咱们大声报告,一切正常!你不觉得,那就是咱们修理兵最快乐的时刻吗?”

薛广均的话语中有一种东西打动了许原韶,他觉得自己完全理解了班长。他没有说话,转头看着班长的眼睛,认真地点了点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