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边光景一时新

——透过美术作品感受盎然春意


■周末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春的山水自然、人情风物,寄托着古今中外艺术家们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

春之风景。在北宋山水画家郭熙的《早春图》中,“春山淡冶而如笑”,温润的水气飘荡在峰峦间,传递出早春的韵味。19世纪俄罗斯巡回画派艺术家列维坦的《春潮》,薄润透明的油彩渲染出湛蓝天空和涨满了低地的涓涓春水,冒着绿芽的白桦林诗意诉说着春的讯息。“半壕春水一城花”,画家吴冠中以“春如线”命题,在作品《春》中,“坠入线之罗网,从具象的紫藤之纠葛发展到抽象的情结,纵横交错,上下遨游,线在感情世界中任情奔驰”。吴冠中以线书写春意,柔情脉脉,把人间欢乐留在画中。

春之人情。隋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设色典雅富丽。画家以湿笔点出草色,意境空潆清新。不着春景,却是盛装游春的满卷春意,彰显出自信而乐观的盛唐风貌。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创作于15世纪的木板蛋彩画《春》,通过描绘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展现万物复苏的春景。茂密的果林间、如茵草地上,弥漫着上百种姹紫嫣红的花卉植物,如梦幻般美不胜收。画中,充盈着画家对春的向往之情,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

春之风物。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创作的《锦春图》,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趣味相融合,赋彩鲜艳浓丽。一对富丽华贵的锦鸡悠闲自得地栖息于湖石上,栩栩如生。石旁海棠繁茂、灵芝丛生,寓意祥瑞。20世纪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版画作品《春天》,运用飞鸟的象征隐喻和鸟巢的写实意象,传达出勃勃生机的盎然春意。我国著名版画家彦涵的黑白版画《春潮》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初,画面构成饱满,刀法粗犷遒劲。画家以抽象而强烈的黑白对比描绘了海鸥翱翔于波涛之上,极具韵律感和形式美,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运用各自独特的审美取向和符号语言,把“春”作为载体,澄怀观道。这些作品直指人心、撼人心魄,令观者感受自然的美好,发现生命和心灵的意义,得到视觉的滋养与精神的共鸣。

新时期,中国艺术家们笔下的“春”,更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些作品的内核始终反映着当代的人文精神品格和艺术本质内涵。

董希文的油画《春到西藏》,是自然景色之春,更是西藏人民的心中之春。画面将风景与人物巧妙结合,抒情再现了藏族同胞在初春高原上劳作的场景。晴朗的天空下,雪山环绕、杏花盛开。美好祥和的春色中,西藏人民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播种未来,新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董希文说,他意图通过作品,“表现出温和的春意。既是自然之春,又是心理上政治上之春”,体现了对平凡民众精神力量的深情赞颂。

何多苓的油画《春风已经苏醒》是改革开放时期极具时代特征的一幅作品。画作取材于画家自己的知青生活,正如他所说:“那年冬天,在四川西南部大凉山无边无际的群峰之间,我躺在一片即使在严寒季节也不凋零的草地上,仰望天空。10年后我才意识到,就在那无所事事、随波逐流的岁月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那是人最淳朴的本性所在”“我想把它传递给人们,希望他们别忘了青春时代的梦”。他将春暖花开的图示转换成诗化的语言,唤起一个时代人的文化记忆。画面运用不同意象的错位并置,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张力,将观者引向对春天和未来的无尽遐想与渴盼。

画家们也用艺术之美记录光辉历史,讴歌时代精神。《科学的春天》是丁一林的油画作品,以1978年3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为创作背景,象征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他说:“科学家们从大会堂门前涌出,面带喜悦、意气风发,就像春潮涌动。”画中,透着新绿的暖阳带着春天的气息,充分表现出改革开放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了乐观开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科技工作者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激情昂扬地扛起时代大旗,预示着“这既是科学的春天,也是祖国的春天”。

春天承载着人们特别的情思感悟与理想追求。我创作的油画《春风将至》,反映的是战争年代,女战士即使身处严酷环境,依然对身边一草一木满怀深情,希冀着未来。连绵起伏的黄草山岗上,行军间隙,坐下来歇歇脚的女战士吹起笛子,悠扬的笛声传得很远很远。一只红蜻蜓在她身边翩翩起舞。画中点睛的红蜻蜓,寓意着革命胜利在即,象征着祖国大地春风将至,也从侧面烘托展示了广大革命战士以苦为乐,对胜利始终充满坚定的信心。

春无处不在,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里,也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春天有盛放的鲜花,有松软的泥土、蓬勃的青草,有极寒中孕育的希望。春光明媚,万物竞发,春天的本质是怒放、表达和接纳,是新的展望。人们在春光中获得自身生命和精神的涤荡、润泽与感发。

一年之计在于春,走进春天,走进这个追梦的季节,走进生命中的又一段里程。正如一位作家描绘的春天:“墙角砖缝里拱出的新绿,悬崖峭壁上吐出的花蕾,水泥路径旁抽出的狗尾,农家瓦楞中蔓出的青苔,无不昭示着生命的寓意,生存的信念。山地里无人关注、无人打理却兀自开放的野花,诠释着‘开也从容,落也从容’的禅意。枯树上新发的嫩枝,枯草下向上冒着的点点绿芽,诉说着向上向善、不向命运低头的哲理。”

四季更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披历风雨霜雪,生命辗转浮沉。无论冬天如何寒冷,每一个温暖的春天总是如期而至,给予人无穷的生命力和新的希望。

图①:春风已经苏醒(油画)

何多苓作 中国美术馆藏

图②:春到西藏(油画)

董希文作 国家博物馆藏

图③:春风将至(油画)

周 末作 作者供图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