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古城墙·军号声


■孙现富

在人生的记忆里,有些东西是难以忘怀的,甚至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愈加清晰。常常萦绕在我心中的,是一面厚重的古城墙,还有从岁月深处吹响的军号声。

那是几年前,我还在军种机关工作的时候。有个直属单位驻扎在一个北方小城的城边上。说是小城,其实曾是我国北方历史上最重要的古城之一,也是一座军事重镇,有着上千年建城历史,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城池。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会到这里出差、蹲点,也就有了很多感受塞外古韵的机会。

部队招待所毗邻古城墙,每每推开窗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伟壮观的古城墙。此刻,如果营区的军号响起,迎着古城墙上吹过的劲风,总能让人自心底迸发出一种燃烧的激情。

每次抚摸厚重的墙体,我的心都会微微一震。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也仿佛听到了久远的回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将古老的城墙染成褐红色,好像在诉说金戈铁马的激越和盛世安康的繁荣。古老、神秘、静美、博大,一种无法言表的厚重感、沧桑感油然而生。

在这所军营里的人看来,古老的城墙是富有生命力的。它日复一日,朝乾夕惕,用无声的陪伴激励着一代代官兵的奋斗梦想。每天清晨,嘹亮的军号把年轻的士兵唤醒,集结在古城墙下,开启生龙活虎的一天;夕阳落山,皓月当空,它又在悠扬轻缓的熄灯号声中,陪伴着士兵静静入眠。

古老的城墙,印记着千百年来戍边将士的赤子情怀和无限忠诚,也见证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担当。部队一些大的主题教育、教学比武、技能比赛都会放在古城墙下举行。以古城墙为背景,在军旗猎猎、号角争鸣中,官兵秣马砺剑的豪情不断被激发。

就是在这里组织的一次主题活动中,我认识了王中昌。记得那是一次主题歌咏大会,舞台就搭在了古城墙前面。泥黄色的墙体为舞台背景,在八一军旗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劲、厚重。活动进行到中间,主持人说要临时增加一个节目。说是单位一位叫李丁的家属想给正在患病治疗的丈夫献上一首歌,激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这位患病干部叫王中昌,是部队的军需助理员,不久前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记得李丁唱了一首《真永远》,她没有太多舞台经验,显得有些紧张。演唱过后,她的一段深情告白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我潸然泪下。

“有时我也恨你,在你心里,工作永远放在第一位,家庭总是排在后面。出院第二天,你就跑到大食堂去看改造后的餐厅,躺在床上安排的也是伙食的事。当时气得我真想夺过手机摔了。对不起老公,我是个女人,你心里可以装着大家,可我的心里只装着你啊!”

“6年前,你用一首《真永远》深深打动了我,当时给你送了99朵玫瑰,决定从此跟你相伴一生;5年前,你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婚礼,那一刻,我们的心永远融在了一起。白头偕老,共度人生,是咱俩的约定。如今,面对病魔,我想告诉你,不论未来的路多么艰险、多么曲折,让我们一起面对,共同承担!我想对你说,选择做军嫂,我不后悔,做你的妻子是我的骄傲。如果有来世,还想牵着你的手!”

当时,王中昌也坐在台下。毫不知情的他,因这突如其来的真情表白感动不已。他在战友的搀扶下走上舞台,紧紧地把妻子李丁拥在怀里。他充满深情地对大家说:只有听到营区的军号声,心里才感觉踏实;只有看到这座古城墙,才感觉真正回到了家;我要坚强,争取早点回家,早点回到战友身旁……

那一瞬间,一只喜鹊从古城墙上飞了过来,在空中盘旋一圈后落在了舞台横梁上,就像远方送来的祝福,久久没有离开。从那之后,对于这座军营,我又多了一份牵挂。

然而,9个月后,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王中昌的生命,把他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33岁的年轮上。军种机关为他追记二等功,并作出了向他学习的决定。为了深入学习宣传他的先进事迹,机关专门组织王中昌先进事迹宣讲团,在军种机关和直属单位进行巡回宣讲。

作为宣讲团主要成员之一,我参与了整个宣讲活动。第一站是在王中昌的老部队。到达部队的当天傍晚,我又独自来到古城墙下。透过漫天飞舞的黄沙,我努力追忆那次主题歌咏大会的情景。往事悠悠,厚重的古城墙没有等来做梦都想回家的王中昌;军号嘹亮,矫健整齐的队列里再也没有了王中昌的身影,一种难以言状的伤感涌上心头。

寒风中,我静静坐在墙角下,背靠着厚厚的古城墙,耳边又响起王中昌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孙干事,我就是普通的一个兵。”的确,王中昌没有显赫的职务,没有耀眼的光环。可是,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一颗闪亮的星。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以微弱的光芒闪烁着对亲人、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如今,我也脱下军装,我时常还会梦见自己又站在了古城墙前。军号声仿佛从岁月深处响起,依然那么嘹亮,依然充满激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