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泳,是指身体在水下,不依赖呼吸游进的泳姿,一般是在水压加大和长时间屏气的条件下进行。
在古代,潜泳经常被用于战争中,在《资治通鉴》《全唐文》等古籍中都有所体现。如今,潜泳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体能训练课目,常用于水上作业或救助溺水者,可分为潜深和潜远两种。
潜深是指向水下潜到一定的深度,主要用于打捞或救生,分为两腿朝下潜深法和头先朝下潜深法两种。
潜远技术分为蛙式潜泳、蛙式长划臂潜泳和爬式潜泳三种。其中,蛙式潜泳最为常见,蛙式长划臂潜泳的速度更快,爬式潜泳能够应用的水域更广。
在实际水下作业的过程中,两种潜泳技术要相互配合,先用潜深技术到达既定深度,再用潜远技术到指定位置。
潜泳对人体有不少益处。比如,潜泳可使心脏得到锻炼,心肌逐渐发达,收缩能力增强,能更好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潜泳还可以提升人的肺活量,增强耐受缺氧能力;潜泳还能强化运动神经系统功能,让人动作更加敏捷,反应更加灵活;潜泳也可以有效锻炼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使肌肉发达的同时,还能实现减脂塑形的效果。
在进行潜泳训练前,可以先用水中憋气、浅水潜泳等辅助方式进行训练,帮助官兵克服恐水心理,为潜泳训练打下基础。通常情况下,官兵需要在泳池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后,才能到公开水域进行训练。在没有供氧装备条件下进行潜泳时,不能在水下停留过久,以免引起头晕或神经系统机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