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绝对忠诚,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共产党员的第一品格和基本政治素养,这种品格是最强大的行动力量。
锤炼品格强化忠诚,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习主席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政治品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如何锤炼品格、怎样强化忠诚,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判断标准。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人格因忠诚而巍峨,事业因忠诚而壮丽。纵观党的历史,革命年代,忠诚意味着“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和平时期,忠诚是“只要是为党和人民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对党忠诚始终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座右铭、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党的事业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向前发展。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锤炼品格强化忠诚,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勇挑重担,才能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既要有对党的深厚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觉悟。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才有对党忠诚。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具有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干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不懈用以凝心铸魂。这样的忠诚才是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站得稳、靠得住。
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不是写在纸面上的信誓旦旦,而是具体在干事创业上的使命担当。焦裕禄只在兰考县工作475个日夜,却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带领干部群众锁风沙、战旱涝、兴水利上;谷文昌任东山县委书记10年,始终坚持要显绩更要潜绩,带领干部群众治理风沙、修建水库;廖俊波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累计减贫3万多人……实践充分表明,那些响当当、硬邦邦的政绩,归根到底源于对党忠诚,一心一意、一以贯之,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源于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务实行动。那些弄虚作假的“政绩工程”,是党性不强的表现,本质上是对党不忠诚。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就要把锤炼品格强化忠诚转为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肩负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伴随终生、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不断淬炼,才能确保至真至纯。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经历外部环境的考验,又要经历内心艰苦的思想磨砺。只有在一次次与党中央要求对标、与党章党规对表中,在一次次与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对照中,在一次次与先辈先烈和先进典型的心灵交流中,在一次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真正做到永远热爱党、拥护党、相信党、依靠党、服从党。
对人民军队而言,忠诚于党始终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是革命军人的本色和灵魂。战争年代,正是因为我军官兵对党中央指挥的绝对服从,才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和平年代,更需要广大官兵把军魂融入灵魂,让军旗跟着党旗走,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牺牲一切。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强调,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敌人害怕我们的不是枪,而是党指挥枪。踏上强国强军的新征程,每名官兵都应“做一颗有灵魂的子弹”,把忠诚的基因融入血脉、注入灵魂,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时代新篇。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眺望前方奋进路,我们所开启的是前所未有的壮丽征程,我们所面临的是充满未知的风险挑战。每一名党员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主题教育中,进一步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用苦干实干书写绝对忠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单位:株洲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