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不是低线,在守住底线的同时不断向高线努力,才能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近日,在某部安全形势分析会上,该部领导的发言值得深思。
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个界线,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导致难以承受的后果。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限度,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思维,是我们保持定力、有条不紊开展工作的重要思维方式。
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抓工作,守住底线只是最低要求,把危险和危机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推动矛盾向其对立面转化,而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现实中,有的人认为,守底线就是看好摊子、守住地盘,不要冒风险、找麻烦。诚然,底线思维要求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盲目冒进、投机取巧,但并非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也不是消极应付、信奉无错就是功。如果视底线为“低线”,总是盯着最低标准,不仅离真正的高线相去甚远,甚至会突破底线,酿成大祸。
底线思维内含高线追求。守底线,是为了补短板、过险滩、冲高线。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告诉我们,坚持底线思维,不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而是强调做工作要有预案、对险情要有准备,进而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积极主动工作,有效应对风险挑战。部队练兵备战工作,标准精细严密,“差不多”就是差很多,“过得去”就是过不去。实际上,底线光靠守是守不住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树立底线思维,除了“有守”,更应“有攻”,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底线出发,向高线进军。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讲“准备吃亏”时就一口气列了17条困难,强调在看到光明的同时,更要准备迎接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当下我们正阔步在复兴征途上,虽然有了“不可逆转”的复兴底气,但也并非会“敲锣打鼓、顺顺利利”。工作中,我们要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的局面,在扎实准备上下功夫,严守底线不放松,始终追求高标准;要增强前瞻意识,强化主动预防的理念,确保做到苗头早发现、风险早预警、措施早干预,有效化解风险挑战,保障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